水立方变身文化中心 文娱体设备一应俱全

夜晚的水立方像一个梦幻的水世界

夜晚的水立方像一个梦幻的水世界

规模不断膨胀的现代奥运会、大规模奥运建筑群的涌现,给所有的主办国出了一道难题:奥运会结束以后,奥运场馆怎么办?迄今为止,希腊的雅典、澳大利亚的悉尼,甚至举办了3届奥运会的英国伦敦都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

如今,已经退役4年的奥林匹克公园标志建筑找到了生存之道:一个“国际活动聚集区”雏形正在出现。

国家游泳中心的名字来源于“水分子组成的立方体”——水立方,目前北京奥运场馆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水立方的奥运后改造运营方案早在2006年初就开始制定,初步划分为七大运营板块,包括商业楼、网球场、热身厅、水上乐园,甚至还有商业区。

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和运营,水立方的负责人杨奇勇表示:“现在水立方里举办的大型活动、群众游泳健身、公益文化活动等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已经成为水立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点。”

2008年9月30日,在结束了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后不久,水立方就首演了大型水景声光音乐会《梦幻水立方》。

这台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引领奥运场馆转型的大型演出,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据当时的数据显示,观看过这台音乐会演出的观众近20万人次。

据主办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总监王轻松介绍,《梦幻水立方》这个节目的创意在水立方的建设同期就开始酝酿,鉴于国外部分奥运场馆闲置、废弃,甚至拆除的境况,建设者一直思考水立方奥运会后可能的利用方案,逐渐形成了《梦幻水立方》的创意,经过不断成熟及完善,最终有了今天的大型水景声光音乐会《梦幻水立方》,在国内首次尝试将水景秀、灯光秀、音乐秀“三秀交融”,使水立方弥漫着梦幻、唯美的气氛。

从残奥会结束到节目上演,仅仅用了12天就完成了水立方的赛后转型,奥运会游泳比赛水温的热力管道,被分离、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喷泉、水景装置。每当音乐响起,这些钢管上的龙头便会喷出随音乐变化的喷泉,在光影的照射下变幻,给人梦幻般的视听享受。

随着演出成功,《梦幻水立方》经过升级、重新包装,已经发展为一台常态化的演出,在水立方没有重大国际、国内比赛时均作为演出场地使用,而为了让这一计划便于实施,水立方进行改造,实现白天看比赛,晚上看演出功能的迅速转换。

原来水立方有1.7万个座椅,在奥运会结束后,只保留了3000个左右,这样既保持了举办大型游泳赛事的功能,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目前,水立方的赛场面积只占到总面积的21.4%左右,大部分面积在赛后已经改造为一个水上乐园,其主体是人造冲浪海滩,围绕它的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此外,通过增设餐饮区、购物区,再加上探秘馆、水滴剧场,使得水立方成为了一个提供水上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等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多功能水上中心。

去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参观完水立方后也表示:“水立方的赛后运营,是国际奥林匹克史当中场馆赛后利用的一个典范。”

“通过改造,水立方的经营面积从原来只有2万多平方米增加到了7万多平方米。这么大的场馆在9个月的时间里实现迅速转型,在奥林匹克所有场馆改造运行当中都无先例。”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副主任田巨清说。

除了新增的嬉水乐园,公共游泳、健身、会展、特许商品开发等多业态经营,进一步提升了场馆的使用率,初步实现了水立方多样化的运行。在水立方举行的各种活动也是接连不断,百度娱乐沸点颁奖晚会、《水墨畅想水立方——新世纪平安夜》新年音乐会、华纳歌手签约新闻发布会、宝马3系新车发布会、兰蔻新品亚洲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六一儿童节前上演大型儿童剧《北京传说》演出,这些活动形式虽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却把水立方场地排得满满。

在品牌开发方面,水立方入口处的游客服务中心,柜台里摆满了以水立方造型和品牌为主调元素设计的商品,有服装、泳衣、首饰、笔筒、水具、打火机等,甚至还有水立方牌白酒,其品牌延伸开发几乎做到极致。相对每年6000万元至7000万元的运营成本,“水立方”在现金流上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中国文化报     20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