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使者袁日涉:筑梦绿色让生活更加美好

  袁日涉 本报记者 袁京

北京奥运会期间,公交站台有这样一则节水广告,一位扎着马尾辫、笑容灿烂的小姑娘正在介绍小袁家的27条节水“军规”。

小姑娘叫袁日涉,如今已是21岁的大姑娘,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绿色的环保梦想,她已坚持十几年。

“其实,一开始是虚荣心让我关注环保。”小袁很坦诚。那年,她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位德国阿姨在中国回收废电池的故事。小袁也攒足了120节旧电池,送到中国儿童中心专门回收电池的一个组织那儿。“没想到,这个组织给学校寄了封表扬信。”这是小袁第一次在全校受表扬,小姑娘特别开心。

从“一节电池”,小袁想到了“一张纸”。1999年,她发起“一张纸”活动,两年多回收废纸7万多张,相当于少砍14棵3米高的大树……“一张纸”环保小队获得了2001年度环保奖,袁日涉是惟一获奖的小学生。

渐渐地,小袁越来越在意身边的环境。她办起了全国第一个红领巾环保网站。

2004年春,沙尘暴在北京肆虐,漫天黄沙。小袁寻思着建设一片“北京少年林”,像少先队员肩并肩手挽手一样,为北京筑起绿色长城。但到哪里去种树成了大难题。小袁想起“绿化雷锋”卫桂英,“这位奶奶自费绿化荒山20余年,找她准行。”卫桂英果然很支持小袁的想法,拿出十亩地给“少年林”。

有了地,还得有购买树苗的资金,这也难不倒小袁,因为她有“绿色银行”。原来,“一张纸”活动使小袁的学校建起了“绿色银行”,孩子们把收集废纸卖废品的钱都存进了“银行”。“很快,我们的少年先锋林就有了170棵树。”小袁很得意。

再后来,小袁的点点绿色梦想遍及全国。北京奥运会前,“一张纸小队”“绿色银行”在全国已建成2008个,“少年先锋林”的树木也达到2008棵……

正值妙龄的小袁不像同龄人那么热衷打扮,“老买新衣服不环保。”

十几年来,小袁的环保活动已带动全国138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所得各种奖金小袁全部捐给了社会。去年6月,她发起百校捐助百所打工子弟学校图书室活动,用卖废品所得现金购买4000多元图书捐给黄庄学校。

小袁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看似与环保不沾边,但小袁觉得两者有共通之处。“环保和思政都是为了让人、让社会更美好,更和谐。”小袁笑了,细细长长的眼睛,眯成一道月牙。

北京日报     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