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和它的"业主"们 第一位太后住进仁寿宫

  说到慈宁宫,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这还要感谢琼瑶女士的小说兼电视剧《还珠格格》所做的扫盲工作。几乎所有人都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曾经是太后居住的地方。但是说到这座宫殿和它相关的典故传闻,那知道的人可就不算多了。

   紫禁城最初没为太后建寝宫

打开故宫地图,最明显看到的就是三大殿的位置了,过了三大殿,就来到了一片广场,即“乾清门广场”。这里是皇宫内廷和外廷的一道分界线,而这道分界线的西头,有一座宫殿式大门“隆宗门”,出了隆宗门,迎面看到的大院落,便是慈宁宫建筑群了。这组建筑群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慈宁宫及其附属建筑,以及慈宁宫西侧的寿康宫建筑群和南面的慈宁花园。明清两代,这里主要用于皇太后以及太皇太后居住。但是追本溯源,这里的最初用途可是和太后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么这座宫院最早的用途是什么呢?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前即开始了紫禁城的营建。但是成祖在位时期的明皇室出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没有皇太后。成祖皇帝本人的两位颇具争议性的母亲,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皇后马氏,以及野史笔记当中记载的碽妃,都先于他去世了。成祖的皇后徐氏也先于他而去世,这就意味着他儿子仁宗即位之后,皇室仍然保持着没有太后的局面。因此北京紫禁城在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修建专门供太后居住的宫殿。

第一位太后住进了仁寿宫

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不足一年。而仁宗的皇后张氏在他去世之后仍然健在,因此新继位的宣宗登极之后便尊生母张氏为皇太后。这时候为太后找到一个专门的住所便迫在眉睫了。经过再三斟酌,大家选中了皇帝的一处“偏殿”,即武英殿北侧的仁寿宫。张氏便以皇太后的身份,从坤宁宫搬到了仁寿宫。

明初对于紫禁城的规划,外东路和外西路各有用途。前者主要是皇帝所使用的一些殿宇,而后者则主要是太子使用的一些殿宇,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东宫”。如位于西侧的武英殿是皇帝专门用来斋戒用的,而位于东侧的文华殿则是皇太子处理政务之所。因此这座位于外西路的仁寿宫也是皇帝的御用宫殿之一。而张太后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区域的功能,成为太后宫区了。

十年后,正值壮年的宣宗也驾崩了,他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原先的皇太后张氏一下子又升格为太皇太后。而新继位的英宗这时也按照惯例,尊奉自己的母亲孙皇后为皇太后。这时的皇室就存在了皇太后与太皇太后并存的局面。就需要为两位各寻找一个住所,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用上紫禁城东部的东宫,当时英宗年幼尚无太子,东宫正处于闲置状态,于是太皇太后张氏便第二次搬家,到东宫暂住。七年后,太子还未出生,张氏便驾鹤西游了。

北京晚报     2014/09/11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