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 讲述海外移民史
华侨在海外修建铁路。通讯员 王峥 摄
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口,一排古色古香的中式廊房环绕着一栋灰白色建筑,这就是日前刚刚落成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据悉,这是我国首座“国”字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
4米长“口供纸”用做入境培训资料
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是主题浮雕《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表示,过去中国人远渡重洋,讲究衣锦还乡、落叶归根,这座浮雕诉说着海外游子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移民历史。
在浮雕的左侧,是第一展厅入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箕子东迁、徐福渡海开始讲起,再到隆庆开海,金山客与金山箱,细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脉络。展厅展出着现存最长“口供纸”——足足有4米长,上面记录着在20世纪初,旅居北美华侨根据移民官问话内容编制的入境培训资料:上面是问题,下面是答案,内容之庞杂,不但有家庭关系、家居状况、证人关系,还有相关事件及各类附件等内容。据介绍,“口供纸”是用来帮助国内的亲朋好友通过新移民审查而“发明”的。
据了解,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分为地上3层、地下2层,总陈列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现有4个基本展厅。展厅采取编年体讲故事与专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划分为四个部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
千龙网 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