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宫什么样?方案“五选一”

5号方案

上下双城立体画卷

设计者: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孟建民

突出特点:将故宫北院区设想为一座向大地延展的城,犹如立体画卷缓缓展开。“城”分上下,“下城”因地制宜,从东向西沿大地延伸;“上城”因形借势,自北向南悬于天地之间。“上城”与“下城”的水平连续布局可弹性调整,未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主体建筑藏于树影之间,融于自然之中,营造出中国山水画境的空间体验。园中有宫,宫中有园,建筑与环境相互交融。

对话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年内开工避免“奇特怪洋”

记者:目前很多国内重要的所谓出自大师之手的建筑都备受公众诟病。这次北院区的设计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单霁翔:目前在建筑领域“时装风”“克隆风”盛行,在建筑形式上盲目追求“奇、特、怪、洋”,认为在建筑设计方案招投标中有外国设计公司参与才有水准。当中国的数百座城市,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均采取国际招投标的方式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剧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记者:您认为追求“奇、特、怪、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单霁翔: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机制和评审机制的“千篇一律”,加重了中国城市文化面貌的“千城一面”,促成了当今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大行其道。

记者:所以我们这次看到五个设计师都是中国的?

单霁翔:今天城市建筑形象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更多的在于社会环境和决策机制,同质化的文化导向和低俗的审美趣味。在这一情势下,更加需要全社会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和对于中国建筑师的支持。因此,故宫博物院鼓励对“中国现代建筑”开展探索和研究,使智慧的中国建筑师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

记者:您本人更喜欢哪个设计?什么时候公布结果?

单霁翔:方案目前看都很好。我们力争在2015年年内落地开工,因此最终方案肯定会尽快确定。

京华时报     2015/04/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