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玩出乐高积木“教程”

让更多青少年分享动手的乐趣

5月20日,是机能原理课结课的日子,工业设计系两个班37名学生亮出了他们潜心研发的作品。美术学院的教室成为了一个玩具大世界。手捧着作品,学生们都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玩具好不好,还得由爱玩之人鉴定。随后学生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往清华附小,寻求那里的“专家”指点。在三年级的一间教室里,提前得到消息的小朋友早已等候多时。看到这些商店里没有的乐高玩具,小朋友们兴致高涨。

把弹球放入抛物框,三个“火圈”交替移动,操作者必须瞅准火圈重合的一瞬间,发射弹球,才能“钻”过去。胥秋菊的“疯狂飞火圈”玩起来困难重重,但又让体验的小朋友爱不释手;在教室的另一角,十几名小朋友已经把关家印团团围住,正在研究如何弹射纸飞机。启动马达,将折好的纸飞机放入导轨。纸飞机底部通过摩擦鼓迅速弹射,飞出了六七米远。关家印还演示了多架飞机同时起飞:四只纸飞机同时放入导轨,同时弹射,飞机同时升空。小朋友发出一阵惊呼,“比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还厉害。”

记者了解到,工业设计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产品设计、环境展示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工作。结构原理的知识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美术学院的师生越来越多在“力学结构”、“建筑美学”等方面崭露头角。今年举行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就来自于清华美术学院团队的设计。

大学生们告诉记者,虽然这门课的修读目前已经结束,但他们对于乐高积木的探索不会终止。他们打算把制作纸飞机、飞火圈、移动城堡等玩具的过程按照PDF格式编写成教程,然后联系交给乐高公司,希望能做成使用说明书附带在销售的积木中,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分享玩具世界的美妙。“从我们的实践看,10岁左右的孩子在大人的帮助下,就可以组装出一套我们的玩具来,无论对培养动手能力还是益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关家印说。本报记者张航 文并图

 
北京日报     2015/06/0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