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圣旨背后的故事:开头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

历史
Comment(s)打印 E-mail 华商报  2014-04-29

清代花翎 [华商报 张杰 摄]

圣旨为啥五颜六色?

在展出的圣旨中,记者发现,虽然圣旨的长短大小不一,但文字都写得端庄秀丽,圆润飘逸,行文洗练、均是竖着写的。

在明代的圣旨中,只有汉文一种,而清代的圣旨,则采用满文、汉文两种。在此次展出的圣旨中,还有来自长安区的张氏家族所珍藏的九道圣旨。

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孔正一说,清代的圣旨大多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替皇帝书写,林则徐也曾写过圣旨。清代的圣旨是由满文和汉文合璧书写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圣旨是金黄颜色,然而展出的圣旨是多色的,一道圣旨往往分段织成,每段的颜色还都不一样;而圣旨上所写的字,更是五颜六色,有红色、黑色、蓝色、绿色等很多种颜色。

据了解,明清时期的圣旨,一般一至五品的官员用诰命授予;五品以下则用敕命授予。由于当年所授官员级别不同,所以颁发的诰命圣旨和敕命圣旨的颜色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五品以上官员所得到的圣旨,其色彩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等,即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分段织成,看起来富丽堂皇。而五品以下的官员接到的圣旨,一般就是白绫所做。在清末时期,由于朝政腐败、经济衰落,诰命所用的材料也变得很差。

周庆明说,明清的圣旨一般是宽31.5至33厘米、长2米至5米不等的绫锦丝织物。两端置轴,轴连包首,包首连主体,两轴对卷存放。宣旨时手将轴平端,上倾四十五度,边放边卷,即可缓缓展读。目前他们发现最多彩的圣旨是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的诰命,七彩绫,七色书写。

   Previous   1   2   3   4   5   6   Next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RSS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