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谦:搭建语言服务众包平台 探索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8-02-09
调整字号大小:

文思海辉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怀谦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网] 


中国网2月9日讯(记者 张锐)新年的北京还带着冰冷的寒意,但在文思海辉的大楼内却升腾着创业的热情。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怀谦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在商业模式上有新的尝试,并将积极探索解决语言服务业内许多难题。

搭建语言服务平台 尝试业界新模式

文思海辉创立23年来,已发展成为IT服务业的巨头,有着覆盖广泛的业务范围。但近些年,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其客户纷纷改变各自的商业模式。“我们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也就必须要更新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适应客户的要求。同时我们自己业务的运营模式,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内部的项目执行方法,以及与客户沟通合作的方法等,也在快速的变革过程中,”林怀谦说。

林怀谦本人曾任职于微软,目前在文思海辉负责语言服务、软硬件测试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的业务。这位服务外包和语言服务的资深专家对于新兴的众包业务形态有着前瞻性的理解,并积极推动商业模式转型。林怀谦还担任着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

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语言服务部分占文思海辉集团总营收的10%。在林怀谦看来,该项业务既是比较传统的业务,又是比较新的业务。“传统在于,20多年前,公司就是起步于这个业务。但如今在‘云大物移智’的发展和冲击下,这个板块有希望迸发出新的业务模式,”他说。

其中一个新模式,就是他们在搭建的语言众包平台。林怀谦介绍,从三年前开始,他们就开始在做这个平台,想要把语言服务变成平台服务,“我们逐渐在把一些传统的生产模式和作业模式,转移到我们的新平台上来。三年前,我们就看到了这种项目的执行方法和业务的发展方向。”

目前,这个大众承包式的平台开始有了分工。文思海辉给每个平台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文小包”、“文小译”、“文小智”。在他们的官网上,一个弹窗显示,“文小包”平台曾名“文思海辉大圣众包”,但他们在听取用户的反馈后,赞同并认为他们应该“采用能够同时代表广大用户与我们自身特点的品牌方案”。

“后来我们发现,那些在这些平台上的个体人员,其实很在意他们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后来我们就把这往‘小’了化——文小包、文小译、文小智。文思海辉的‘文’,然后是‘小’,然后‘包’是指众包的资源平台,‘译’是众包的翻译平台,‘智’是人工智能数据的采集平台,”林怀谦解释道。

在他的计划中,2018年会继续把这些业务往平台模式上转移,基本实现从原来那种按字去翻译、按小时去生产的业务模式,逐渐变为平台服务的业务模式。不过,这个平台服务的最终实现形式,他们还在思考的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是一个第三方的独立平台,就是说,有客户需求、有聚集在平台上的资源,他们在上面对接,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佣金制管理模式;如果客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要求,或专业化要求,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种定制流程的专业化服务模式。坦白讲,一些中小翻译公司做的事情,可能在我们的平台上,由客户直接对接译员,”他说。

在他的理想状态下,人们未来甚至都可以不用去上班,“他们可以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司。他们可以在共享平台上找到自己擅长的工作。想做时就做,想玩时就玩。大家可以借助于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然后以平台化的模式完成任务。”

但林怀谦也表示,这只是他们在对新商业模式的一个尝试,“我不敢说,这个模式会颠覆什么,会改变什么,我们只是在行业里面做一个尝试,看看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适合未来的语言服务,是否可以作为国内的一种发展方向。我们想去尝试一下。”

探索文化传播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如何开展文化传播,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显得非常重要。去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已经授权文思海辉尝试将部分影视作品通过海外渠道进行推广,其中就包括一些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介绍中国美景、旅游特色,展现中国大国风范的纪录片。文思海辉的国外团队会在这些作品在国外视频网站上线时,撰文推介,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关注。

“我们在尝试去做这些文化传播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去解决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所谓‘最后一公里’,就是指一些图书和影视作品翻译成外文之后,就停在了国门口上,没有真正的推广出去。当然,原因可能是作品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很多精品,”林怀谦说。

在他看来,文化精品在海外怎么产生社会效益,需要去探索和尝试,更需要建立商业模式。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关方面也可以与了解中国文化的国外团队合作,因地制宜,投合各国人民关注中国的不同点。

“比如,非洲喜欢中国文化里那些日常家庭生活类的方面,所以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就很受欢迎;而在东南亚,你会发现,中国拍的农业类影片,养猪、养鸭、养鱼之类,则更受欢迎,”他举例道,“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兴趣点。有了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对当地经济生态的理解,你就能知道各自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去海外推广。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促进,文化的促进。”

林怀谦看到了可以改进的空间,并相信他的团队可以利用他们全球运营的经验和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来做好这件事情。“一带一路”正在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创造了无限的文化融合的机会。文思海辉正在积极布局文化内容全球化服务,包括文娱网站内容的全球化,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和配音,以及图书、剧本的翻译服务。同时依托十余个海外实体,与全球主流媒体、视频网站及运营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提供着多位一体的视频节目国际推广策略和解决方案。

据了解,除了翻译人才外,文思海辉还拥有超过200多位专业配音师。专业的海外母语配音团队可以高质量完成国内优秀影视剧译制,同时使影视译制更加符合目标国的文化特点。同时专业海外运营团队则负责官方频道、社交媒体内容更新、粉丝互动等运营工作,并利用海外电信运营商渠道进行海外推广,实现版权运营收益。

作为来自中国的全球性IT服务企业,文思海辉语言服务板块,连续九年在美国著名语言行业调查机构CSA(Common Sense Advisory)发布的全球语言服务提供商排名中荣膺中国第一名。CSA去年下半年发布的《2017年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7年,全球语言服务市场的规模从235亿美元发展到430亿美元。亚洲语言服务提供商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5.3%。

“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我们估计国内的翻译市场规模大概在400亿人民币,”林怀谦说。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