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麟:自闭症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早期抢救性干预是关键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8-04-03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4月3日讯 昨天是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北京市水立方“点亮蓝灯”,用行动呼吁公众关爱孤独症群体。活动当天,还举行了“第三届特殊青少年发展论坛”。

4月2日下午,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院长孙梦麟在“第三届特殊青少年发展论坛”上发言。【中国网记者 崔灿 摄】 

论坛以“特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十余位嘉宾分别从机构组织者、家长、特殊群体等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倡导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预体系、授予特殊青少年群体艺术技能、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家长。

 

论坛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院长孙梦麟女士针对“早期抢救性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未来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作了主旨发言。

 

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中国自闭症人群或达1000万人,其中儿童约占五分之一。孙梦麟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闭症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早期抢救性干预是关键。”

 

目前,孤独症在世界范围内仍然病因不明,无药可医,无法彻底治愈。孙梦麟表示,早期干预可以改变孩子的病理,而病理的轻重决定了孤独症儿童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因此,早期抢救性干预对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以及未来独立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早期干预是不容错过的一个阶段”。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孤独症情况)重的孩子变的轻一点,轻的再轻一点,我们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改变他的病理的。”孙梦麟院长介绍道,很多家长的情况是,花一两年的时间寻找病因,再花三四年的时间走访各地的孤独症康复机构探索各种训练方法。这些认知方面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延误了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时机。

 

孙梦麟指出,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合理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生活自理;其二,懂得生活行为规范;其三,有一技之长。“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我们才可以进一步谈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

 

论坛现场,孙梦麟用数据进一步向大家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早期干预体系研究的进展。过去七十多年来,全球针对早期干预体系提出的方法大约有200多种,而通过科学论证、有数据支持的方法仅有14种。近些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证明,除了传统的ABA应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有效干预模式,基于发展理论及人文情怀的艺术教育,通过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形式去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能动性和潜力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引进这些科学的方法,让更多的家长少走弯路。”

 

据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相关数据,2014年五彩鹿干预个案7500例,培养老师300多位,在园的孩子共870位,早期抢救性干预年均量全球第一。

 

孙梦麟还向记者特别指出,为了更好地进行早期干预,国外有关孤独症早期筛查的体系也值得借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儿童在8-9个月时进行首次筛查,每个月有一些量标,在孩子打疫苗的时候就可以做筛查。

 

孙梦麟在采访的最后也表达了自己对关爱孤独症事业的希望。“我们能有这次机会,借助水立方‘点亮蓝灯’活动这一平台,共同传播科学理念,科普孤独症知识,正确认知孤独症群体;倡导与联合更多的基金、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实施公益计划,救助部分较贫困的自闭症家庭;共同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推动针对自闭症群体的保障计划。“

 

“希望之后的路我们一起能携起手来,秉承初心,共同点亮他们的五彩人生!” 孙梦麟呼吁。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