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通水四周年 已成北方40余城主力水源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8-12-12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12月12日讯 (记者 何珊)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累计调水222亿立方米,成为京津冀鲁地区40余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再也不用为水而发愁”


“现在有了南水北调的水,自来水龙头打开就有甘甜的水流出来,家里装上了马桶、太阳能热水器,再也不用为水而发愁。”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离休干部沈君振告诉记者。


因为资源性缺水,年轻时的沈君振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到离家二三里地的一个水井里挑水。中线工程通水后,家里通了自来水,现在老人每天用南水泡茶喝,精神矍烁。老人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多吃几年好水”。南水北调的建成通水提高了像沈君振这样缺水地区人们的幸福感。


目前,南水占北京主城区的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天津市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已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鹤壁、许昌、漯河、平顶山主城区用水100%为南水。


监测结果显示,通水以来,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丹江口水库水质为Ⅱ类,中线工程输水水质一直保持在Ⅱ类或优于Ⅱ类。优质的南水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的饮水质量,特别是河北省黑龙港地区500多万群众告别高氟水、苦咸水,解决了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饮水安全问题。


南水北调不仅喝得到 还能看得到


在位于石家庄和正定交界处的滹沱河冀之光广场,记者看到,河面宽阔,水质清澈,偶有水鸟飞过。很难想象,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河道已干涸多年,到处是垃圾,一片狼藉。


“原先这儿没有水,都是垃圾,调水以后,这儿环境变好了,”附近居民杜晓娜对记者说。“老人带着孩子来玩,夏天凉爽,有水鸟,还有芦苇。”


自2018年9月始,水利部、河北省政府联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向河北省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重点试点河段实施补水。至今三条河流补水4.7亿立方米,补水水头均已到达试点河段终点,累计形成水面约40平方公里。滹沱河时隔20年再次形成大面积水面,滏阳河、南拒马河重现生机。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于清涛表示,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效果显著,“补了两个月,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升了好几米,水质改善了,生态改善了。” 


他表示,生态就是河道的生命,河道里没有水,生态无从谈起。


据悉,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利用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已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生态效益显著,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水质明显提升。


“没有南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南水不但助力邯郸实现了钢铁企业退城搬迁,也助我们形成了如今的河北永洋特钢集团。可以说,没有南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青说。


河北永洋特钢产业园地处邯郸市永年区与武安市交界处,这里位于地下水超采区边缘,地下水严禁取用,而紧临的洺河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河流特点,使得企业原来生产全靠地下水。


张青说,如今,河北省人大又通过了地下水保护条例,限制地下水开采是大趋势,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关停了地下水开采的7口井,申请铺设了一条专用供水管线,以南水作为生产水源。


工厂今年5月1日用上的南水,该公司动力厂厂长薛爱民表示,“南水水质好、硬度低,不用添加过多药剂,处理环节比原来简化,处理成本一吨比原来要低一块钱,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南水的保证率又高,我们用着更放心。”


工程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北京、天津等6省市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5.23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明显回升。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91米;天津市地下水位38%有所上升,54%基本保持稳定;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山东省南水北调受水区2017年共完成地下水压采量8061万立方米,受水区地下水位2018初较2017年同期回升0.26米。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