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银行分理处地处深山 员工上班往返400里

  史家营分理处地处高海拔山区。

  员工需要爬高取水。

北京农商银行史家营分理处,是房山区西北部深山方圆50公里内唯一的一家金融网点,在这里工作了20年的史家营分理处经理张丽,见证着大山里的网点业务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现代化的全过程。“从前,史家营分理处只能办理存取款的简单业务,现在,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都已经被山里的居民熟知。”张丽经历的史家营分理处的变迁,也是这些年来农村金融环境改变的缩影。

路途遥远

上下班每日耗时6个小时

2月6日早上7点40分,在北京农商银行房山支行门口,一辆可容纳11名乘客的面包车准时发动。司机师傅告诉记者:“100公里的路,不抓紧点时间,两个小时可开不到史家营,那就耽误他们上班了。”

史家营分理处的员工小赵,家住市里,每天在路上耗费6个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早上6点多出门,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广安门到房山城里,再坐两个小时的班车去史家营分理处,单程就要3个小时,每天一来一回就是6小时。”小赵告诉记者,来回的路途上,他喜欢听听音乐,也就不觉得时间难熬了。

河北镇支行员工小李也坐在这趟班车上,在她看来,小赵现在的生活已经比往年有了极大的改观。小李告诉记者,在农商行上班一年之后,她曾经短暂地在史家营分理处轮岗8个月。小李说,史家营分理处服务的地区曾经有煤矿,煤窑尚未关闭时,班车也未开通。由于交通不便,史家营分理处的员工就住在支行楼上的宿舍里,如果拉煤的车在山路上堵起车来,史家营分理处的员工半个月都回不了家。2011年,史家营分理处所在区域的煤矿陆续关闭,此后,北京农商银行房山支行就开通了两条线路的班车,其中一条线路就发向史家营分理处,员工也不用再住在大山里了。

司机师傅还告诉记者,煤矿关闭之前,很多拉煤的大车行驶在山路上,由于车身太沉,把路压得坑洼不平,那时候坐车上山,“真是要颠散架了”。而记者现在看到,通往史家营分理处的路与城里的马路一样,已经变得平坦畅通。

京华时报     2015/03/3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