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门神传说 您可别贴错
4
“家宅六神”有具体分工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是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所在。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纷纷来到北京,与此同时,各地的文化包括门神习俗也汇聚于此。所以,在老北京的民宅大门上,门神的种类更多。流传较广的要数“家宅六神”。不过,因为时代的变迁,知道“家宅六神”的人已经不多了。
家宅六神
“家宅六神”,就是保佑家宅的六位神仙。是哪六位呢?灶王爷、土地神、门神、户尉、井泉童子和三姑夫人。秦琼和尉迟恭理所当然是其中两位了,只不过两人的称谓有所不同,在宅院前门的两扇大门中,居左的称为门神,居右的称为户尉。
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至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京北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汉族民间的崇拜。
剩下的这四位,“管辖范围”特别具体,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灶王爷。老北京流传的一本《灶王经》中对灶王爷的职责叙述得非常清楚明了:“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所以灶王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家宅中人们的一言一行,并如实向玉皇大帝汇报。在咱北京,除了各家各户供养灶王爷之外,在花市还有一座“都灶君庙”,每年旧历八月初三灶君生日这天和腊月二十三灶君返回天庭这天这里都会有庙会。届时在庙外会有各种摊贩云集,大多数都是售卖厨房用具,可谓是厨具用品一条街。而庙内则是京城各大饭馆的厨师们向灶王爷上香,祈求自己事业发达。
古时候祭祀灶王爷,大多沿袭东汉流传下来的传统,即用黄羊祭灶。但是到了近代大多数人家都开始使用糖瓜进行祭祀活动。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灶王爷吃了这些糖瓜之后,能够多和玉皇大帝说点吉祥话,甚至有说法是用糖瓜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能向玉帝“打小报告”。为了祈祷灶王爷多说好话,在家中贴有他神像的两侧,人们往往都会挂上一副对联,上书:“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幅对联中当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愿景。
旧时每年祭灶完毕,各商号便开始派伙计外出讨债,准备将一年的帐结清。而无钱还债的人,便开始纷纷躲债,一直要躲到除夕接神为止。因此过去有句老话儿说:“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包饺子(或救命的煮饽饽)”。当然这之前还有一句便是“送信的腊八粥”,意味着从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就逐渐开始准备过年了。
井泉童子负责的岗位则是各家的水井。古时候不像今天用水这样方便,大家都要靠水井来吃水用水。因此负责掌管水井的井泉童子便成了大家膜拜的对象。按照习俗大年初一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在祭祀井神之后用红纸将井口遮盖,意思就是让忙了一年的井神也能稍事休息一下。
土地爷是一方的保护神,因此不仅在家中是一方神灵,就是在某一个“社区”,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灵。在曾经的宣武地区,曾有一座“都土地庙”。可惜这座庙宇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它附近就是现在的宣武医院。
这最后一位神仙三姑夫人,别看管的事儿不起眼,可是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还真是离不开这件事。这位神仙就是厕神——主要掌管的就是家中的厕所。这位神仙是家宅六神中唯一的女性。民间传说这位厕神能够预知未来,甚至有些地区相信厕神能够保护妇女生产过程的顺利。这“六神”负责保佑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在旧时被百姓们尊奉。(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