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Home> 这里是北京> 城市品牌

首钢:十年攻关摘得“钢铁明珠”

发布时间: 2016-08-08 14:53:18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袁云儿  |  责任编辑: 陈训迪

硅钢,由于其生产具有流程长、窗口窄、精度高等特点,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艺术品”,特别是取向硅钢,更被誉为现代钢铁业“皇冠上的明珠”。如今,首钢研发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这种特殊的钢材主要用于变压器最核心的部件,首钢从2005年开始研发,目前,取向硅钢年产量已达到15万吨,稳定出口韩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

十年研发:预报天气抓“幽灵”

2013年5月,首钢股份公司硅钢事业部的庆功宴已准备完毕,技术骨干们戴上大红花,站在第一卷试验成功的钢卷旁自拍合影——这是团队首次在低温工艺下成功试制取向硅钢。

胜利的酒杯还没来得及端上,试制车间便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取向硅钢的成材率和正品率正在疾速下降!所有人的心,就像爬升到最高点的过山车一样,一个垂直俯冲,掉到了最低点。

还好研发团队保留了每卷钢材生产全过程的大数据。通过反查各项参数,应该能找到产品不合格的原因。谁知道,查来查去,这原因居然像飘忽不定的幽灵一样,让人抓不到踪迹。流水线上的钢材,一会儿合格,一会儿不合格,质量曲线跟心电图似的。

为了抓住神出鬼没的“幽灵”,研发团队启动了一个近乎变态的制度——“天天读”。每天5点下班后,各个重点工序的负责人要读出自己负责部分的成材率、合格率,分析其原因。20多个人围在试制车间里的一张白条桌前,边吃方便面咸菜,边讨论“幽灵”在哪儿。

这样的会议,一开就是两年。家里埋怨的妻子、突然生病的孩子,研发人员常常顾不上。“我媳妇儿说,在我心里,工作第一,同事第二,孩子第三,她才排第四。”硅钢团队成员孙志慧说。

一次“天天读”中,有位技术人员感慨,钢卷质量似乎和天气有点儿关系,遇上晴天,合格率似乎高一些,一下雨,质量就掉下来了。尽管这种猜测听起来不太靠谱,所有人仍在第一时间内下载了天气预报软件,每天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工艺控制点。

十年间,这样的艰辛研发贯穿始终。

在控制了近300个风险控制点后,2014年下半年,取向硅钢正品率突破70%,干扰产品质量的“幽灵”,终于被大家抓住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