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8.5%WiFi信号为钓鱼 “天网”将发负面清单

 
Comment(s)打印 E-mail 北京日报 2015-12-24
调整字号大小:

天网”联盟将发负面清单

“我是你老公女朋友,我要和他结婚!这里有我和他的相片,不信,你自己去看吧。”如果已婚女性看到这么一条短信,是不是会火冒三丈,急着点击进短信里的链接看个究竟?别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只要你一点击链接,手机就会中木马病毒,随后被木马病毒控制,支付宝、网银密码等都面临被盗走的危险。类似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由于可以“先消费,后付款”,它们吸引了不少用户。但与此同时,更花哨的诈骗伎俩也相继出现。

小到黄牛抢购、恶意注册领优惠券,大到代办信用卡、各类贷款、公积金提取等,各类网上骗局不但损害商家利益,更严重威胁到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2015上半年度金融行业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已有近165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遭受黑客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数据被恶意篡改、用户信息大量泄露、资金被洗劫一空等严重后果。

据互联网金融安全联盟发起方京东金融介绍,联盟成立后,将共同建立一份“互联网金融安全负面清单”,包括欺诈中介负面清单、恶意套现商家负面清单、违法个人负面清单等,并通过广泛联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各个机构,共同提升欺诈风险防控和风险事件处置的能力。

互联网“黑产”规模百亿元

“哎呀,我的QQ号被盗了,那可是我花了几十块钱专门买的‘生日号’啊!”2003年前后,互联网刚刚开始在大众中普及。QQ号被盗,几乎就是当时出现最多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过,这样的互联网安全事件当时大多以个体行为进行,其目的大多是窥探隐私等个人目的,或为了获取“靓号”给自己用,并未造成太大的社会危害。

2005年到2006年前后,一批以盈利为目的、小作坊式的批量盗号团伙开始出现,盗号开始成为违法分子获取非法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后近10年间,互联网金融“黑产”从业者瞄准的对象,开始向游戏装备、Q币等虚拟财产,甚至向人们的银行卡资产升级,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诈骗开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支付环节,伪造借记卡盗刷、通过网络盗刷信用卡;在借贷环节,恶意代提信用卡额度、冒用信息申请信用卡、借记卡;在消费环节,利用消费信贷产品进行非法套现……在现代金融消费的各个环节,互联网金融诈骗犹如盘旋在天空的秃鹫,哪儿有利益就往哪儿钻,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人们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有些互联网诈骗,在A渠道支付,在B平台购物,在C商家销赃……这个链条单靠一家企业或平台是永远防不住的。就好像即便你家装了安全系数很高的智能锁,邻居家开着窗户,小偷来了你还是会遭殃。”互联网安全专家、腾讯安全管理部总监黄磊介绍,互联网金融“黑产”,涉及金额已经达到百亿元,只有多部门跨界打击才能真正奏效。(记者 孙奇茹 实习记者 范晓)

<  1  2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