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史学新星林嘉文辞世 中学时自学西夏文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京报 2016-02-26
调整字号大小:

但林嘉文的年龄秘密很快“守不住了”。

2015年12月,林嘉文出版了第二本史学专著《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林嘉文成为宋史学界的新星,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为这位年轻后生破例作序,并赞其为“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专家张老师和林嘉文相识许久,他常震惊于林嘉文广阔的知识面和老到的看法:“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

曲高和寡

历史老师叫他“林老师”

一切都有迹可循。

林嘉文出生在西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在一所法律院校工作。

读小学时,正是电视节目读史、讲史之风高涨的时候,家人在看《百家讲坛》时,他也跟着一起看。除了《百家讲坛》,他还看《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著作。

“好在父母舍得花钱让我恣意买书,只要我想买,他们都会答应。”林嘉文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回忆,中学时他已开始读民族史和大量关于宋史的一手文献,自学西夏文、文献学、目录学以及学术规范的知识,并在社交媒体上和活跃的史学界前辈交流探讨。

史学不仅是林嘉文的兴趣爱好,更成为他安全的精神高地。在发给朋友的最后一封邮件中,林嘉文坦言:“我对古人的历史没什么兴趣,但每当我为活着感到疲惫、无趣时,对比之下,我总会自然地想去缩进历史研究的世界。”

在同班同学眼中,林嘉文身在重点班,成绩又不错,尤其是历史成绩特别好,因而被称为“林老师”。

连历史老师刘雅雯,也称他为“林老师”。同学说,林嘉文唤两位刘姓历史老师刘文芳和刘雅雯为“姐姐”。在历史课上,“姐姐”常让林嘉文上台,但林嘉文讲得太深奥,能听懂的同学并不多。

“很多人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高傲,不喜欢他的不爱打扫卫生,不喜欢他的不合群。”林嘉文的初中和高中同学张杨(化名)曾被林嘉文以特殊的方式赞扬:“你们什么都不懂,只有张杨懂一点,但那也只是皮毛。”

“他的话中饱含自负,但他的自负绝非刚愎自用,而是真真实实的满腹经纶。”张杨曾打趣评价林嘉文——高处不胜寒。林嘉文赞同张杨的评价,常环顾全班感叹:“你们都只会学习,但你们不会研究。”

“曲高和寡。”在学校信息中心魏主任看来,林嘉文的学识,远超过同龄人,因而能与之交谈的并不多。

患病半年

在网络世界更活跃

半年前,林嘉文患上抑郁症。父母带着他前往第四军医大学看过,并开了药,一直在服用。这种痛苦,偶尔透露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上。2015年12月4日,他写道:“说明书上写药的副作用是增重,结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

1月26日晚,他又发了一条微信说: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

<  1  2  3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