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义:中国急需高素质新闻发言人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6-03-09
调整字号大小:

他还指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翻译,“你光中文说得好,翻译不好也不行。中国想表达什么,应该先征求语言专家的意见,让翻译早点介入。比如说科学发展观,我们讲了十年,外国人还是不太懂。如果当时就让翻译提前介入参与,那时就建议用英文里的‘可持续发展观’来命名,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这个就是不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模式,也不了解语言。世界70亿人类,57亿人不会中文,你又要让他们懂,所以你就只能考虑到他们的语言习惯。”

“中国威胁论”

中国的发展强大,让国人欢欣鼓舞的同时,西方也在流传着中国“威胁论”。不过黄友义委员认为,西方国家的反应是正常的,发展中国家则对中国更加友好。

“这个事情你要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讲。去年有两个事情让我印象很深,一个是在米兰开国际智库的会议,这个是美国人主导的会,但会上的讨论跟美国毫无关系,就两个国家的话题:俄罗斯和中国。其中对中国有提出批评的,也有同情的。像这种场合,其实就是给了中国一个说话的机会。我们的发言不可能一下子把日本人的观点扭过来,也不可能把美国人的观点扭过来,但是你有一个机会介绍中国的观点。而我记得,当时新加坡的代表就站起来帮中国说话。”

据他回忆,日本在会上也跟着美国批评南海问题,“其实日本、美国没有必要参与南海问题的讨论,这只是中国和几个周边国家的事情。他们这些国家在那儿参加讨论,于事无补。但日本人说中国在南海如何如何,我当时就跟日本人说,你们跟着瞎吵吵什么?我说中国跟日本,经济关系那么密切,中国要保障我们在通过南海的石油运输线的安全,必须要有具体措施;而保证了南海石油线的运输安全,不仅中国受益,你日本也受益啊,日本那么多工厂在中国,我们两家关系那么密切,如果我们的供应有问题,日本经济同样受损,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有一个国家跟中国关系最密切,那就是你们日本。我说完了以后,日方没有做任何反驳,所以我也觉得,这个代表站在他们日本官方的立场上,他不能不批评中国一两句,但说完就完了。像这种场合,你会遇到对你有批评的、不理解你的国家。因为他们不防你防谁啊?你现在是世界第二。尤其是美国,你怎么做,美国也不会满意,因为按美国的思维习惯,是不能允许世界上有谁能跟它竞争。因此这种状况,咱们中国人真是得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他又说到他在南非的观察,情况则是另外一码事。“那次会议是南非的一个智库举办的,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那次会上的发言也让我想象不到。这个国家的执政党的副总书记在场,它的一些部长也在场,然后还有他们的民间智库。这个执政党的总书记说,'我们跟中国关系很好,这本书对我们来讲有很多参考价值,我们都要读。' 甚至说,'我们内阁部长每个人都要读一读,这样才能跟中国更好地相处,跟中国一起发展。'

“智库的人说话就更有特色了,他念一段习近平的讲话,比如说干部要深入基层,不能跟老百姓争利等,然后停住,说,在我们南非,能做到了这一点吗?然后是要坚决反腐,要如何如何,他又停下,说,在南非,我们能做到这点吗?腐败我们能像中国那样反吗?然后再念,说干部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何如何,他又停下说,我们的官员是否也要做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个智库,他们把这个习近平的书,认真通读了,然后和他们的国情比较,也就是说真诚地在向中国学习,这就是发展中国家怎么看中国的具体实例。”

翻译法立法还在继续推进中

黄友义委员还介绍了关于中国翻译法立法的进展情况。他曾在政协最先提案,现在他的提案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学者的重视、官方及人大有关部门的重视,“我觉得已经很开心了。”

他透露说,“现在有两个进展,一个是更多的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对翻译立法感兴趣的人很多,有的人申报了国家社科项目,今年就有人申报。有的人在搞调研,有的则是学者们自己在国内外开展调研工作,写文章,推动这件事。这是研究性质的;另外一个就是引起官方的关注,比如说人大法工委,去年年底就派人来到中国翻译协会,来听取过意见。”

尽管国家要立法的事情很多,但黄友义委员觉得,自己站在翻译角度上看,翻译立法应该越早越好。“但是放到整个国家大的立法需求里面,它又处在什么位置呢?另外,翻译立法是一开始要立一个整个的大法,还是从口译,医学翻译等方面先立具体的单项法?因为医学翻译一直是敏感问题,你翻错了一个,把病治错了怎么办?还有法律翻译,这也是国际上敏感的问题。这些,都要再进一步的调研。”

<  1  2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