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有朋与王凯商讨表演细节 |
多线情感暗流涌动 苏有朋细腻改编见功力
光影相伴而生,人性不存在绝对的善恶。以张鲁一的角色石泓为切入点,苏有朋融入了更温柔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影片冷峻残酷的故事线条下,展现更多静水流深的情感细节,“极度的恶”和“献身的善”得以在这石泓身上更为自然地交融。绝望的数学天才对人世的留恋,才如同黑暗中的灯火般打动人心。
“有些人只要活着,就足以温暖他人。”不同于小说中那种隐晦的表达,苏有朋将石泓甘愿为陈婧掩盖罪行的原因直接归结到报恩与爱意。除了还原原著中石泓与陈婧的感情交互,苏有朋还设置了更多的情节。如戏中张鲁一饰演的石泓与林心如饰演的陈婧在超市偶遇,避嫌的两人对着柜架中的一堆橙子轻声对话,陈婧告诉石泓底下有个圈,往里凹的比较甜;情报交流后,陈婧留一张字条表达对石泓的感激之情,还主动为其购置衣物;甚至在石泓与陈婧女儿之间也有情绪的互动:倒垃圾时碰见,石泓安慰慌张的女儿。一边是隐藏罪行的精神重压,一边是日常之中的暗藏温情,每一处看似平静但暗潮汹涌的细节,让人物的情感波澜和剧情的推动都犹如“平地起惊雷”。
石泓与陈婧之间的人物冲突,苏有朋依然进行了更合乎情绪发展的改编:小说中,陈婧提前知道了石泓最终的献身计划,并收到了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是影片中了解全局的人。但在影片中,陈婧误解了石泓的伪装,石泓彻底将自己打造成陈婧未来生活的威胁,成为一个理智沦丧的“跟踪狂”。直到唐川道出实情,陈婧才猛然发现石泓的献身计划。面对前来赎罪的陈婧,石泓悲悯的眼神中,影片情感得到了升华。
除此以外,唐川与石泓的少年闪回也穿插其中,不可谓情感上的又一亮点。一个是物理天才,一个是数学天才,相互视对方为唯一的对手,一生的挚友。却因命案而重逢,带着惺惺相惜,站在彼此的对立面。越接近真相,越经受情与理的拷问,一场两人远郊登山的戏份暗示出内在的交锋,其间一落叶在流水中打转的空镜头满含寓意,一方是石泓的纠结,一方是唐川的矛盾与挣扎。如此饱满的细节在片中亦不在少数。
在破案过程中,苏有朋也增加了一场耐人寻味的戏,王凯饰演的唐川来到河堤,重走石泓的日常之路,确认了流浪汉的失踪,也看见了“众生相”,恍悟终极的善意:“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唐川用力的推开的法院的大门,外面阳光灿烂,在“情、理、法”的纠葛中他走向光明,留给观众思考与自省。这也是苏有朋一直所坚持的,作品的余韵。
对东野圭吾作品的改编,如同“命题作文”。在遵循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导演的思考,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融入新的灵魂。从小说文字到影像建立的过程中,苏有朋导演结合了理智和情感的平衡表达。也因此,《嫌疑人x的献身》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观影体验,它不仅得到了原著书迷的认可,也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与思考。从《左耳》到《嫌疑人x的献身》,从青春题材到推理、犯罪、爱情的多元素表达,题材的跨越并未限制苏有朋导演讲好故事的初心,这无疑是一次精彩的答卷。而苏有朋导演未来作品的“可能性”,更加令人期待。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