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申——光明的使者,中俄友谊的使者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7-12-07
调整字号大小:

Read in English 

2017年11月23日,尼古拉·杜申在黑龙江省大庆眼科医院为一名患者诊治。[中国网 米欣刚 摄]

中国网12月7日讯(记者 米欣刚)“当你帮助一个人时,他的微笑就是对你最大的感谢。”黑龙江省大庆眼科医院的俄罗斯专家尼古拉·杜申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如今,70岁的他已在大庆市连续工作15年。

杜申曾担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眼病研究所主任,2002年退休后,正式在大庆眼科医院担任专家医生。这些年来,他诊治患者近20万人,为2000多位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

杜申经常提醒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手术刀下小小的眼球,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全部希望。”除了日常门诊,他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他说:“那里的人更需要帮助。”如今,杜申的足迹已遍及大庆市三区四县所有区域。两周前,他刚刚冒着严寒,前往距市区四个小时车程的乡村义诊,那天共接诊100多位患者,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他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患者能通过我的治疗重见光明。”许多患者经常给他送来蔬菜、水果和自制的豆腐表达谢意。

同时,杜申还在医院培养了一批年轻医生。他表示,目前科技已实现全球共享,大庆眼科医院也从全球知名企业引进了前沿的诊疗设备,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熟练操作这些仪器。他每月两次为医护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亲自带教7名医生,像导师一样,指导他们论文写作和临床诊疗。目前,这些医生拥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可以独当一面,完成白内障、角膜移植等诸多复杂的手术。

2007年,在杜申的推动下,以大庆眼科医院为依托的大庆眼库正式成立,当时只有他一人能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多年来,在他的指导下,医院已有三名中国医生拥有了这项手术资质。付彦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杜申教授总是把他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他非常重视病例积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2017年截至目前为止,大庆眼库共有9人捐献了18枚角膜,经过手术移植,已帮助17名病人重见光明。

杜申还积极推进大庆眼科医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眼科中心之间的合作。2017年6月23日,双方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深化科研、教学、互派人员交流学习等方面的合作。10月,双方又签署补充协议,大庆眼科医院被设立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眼科中心大学生研究生培养基地,全方位合作全面展开。

2017年11月23日,尼古拉·杜申在黑龙江省大庆眼科医院戴上了曾经获得的友谊奖章。[中国网 米欣刚 摄]

2009年,鉴于他在中国医学诊疗与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杜申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杜申就是其中之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杜申至今都激动不已,他说:“非常荣幸能获此殊荣,这也是对我们医院全体人员的认可。我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中俄两国友谊的使者。”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杜申对不久前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给予了极大关注,他表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杜申提出,希望中国的科研团队能在药物、医疗器械与治疗方法上多作创新,尤其应该注重基因学的发展。关于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杜申说,自己的“初心”就是诊治更多的患者,为更多的人带来光明。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