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专著出版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8-04-20
调整字号大小:

《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专著封面 [中国网]


中国网4月20日讯 日前,北京市财政课题《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通过验收,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以下为该专著序言:

据世界气候大会报告,当前因生产领域带来的碳排放占地球碳排放总量的70%,重点在机械、化工、水泥、冶金等能源消耗突出的制造业部门。今天,探寻低碳、绿色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尽力摆脱高度依赖高碳化石能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经济体系,尽快建立起以低碳、零碳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较强的经济增长模式及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是未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总纲领。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现代先进产业是关键。现代先进产业体系的特征有三:以科技为核心;产业附加值高;低能耗、绿色。内生性有三:其一,现代先进产业体系不光体现在产品的先进性上,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拥有知识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能力、科学研究与产业化能力以及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其二,现代先进产业体系产业价值链要对生态系统有支持;其三,低碳、绿色是产品附加值高的内在体现。这样看来,低碳、绿色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科技创新则成为建设现代先进产业体系的关键驱动力。就科技创新而言,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已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等、不均衡问题凸显,各城市的环境质量高低差异也较突出。这使得京津冀地区低碳、绿色之路曲折。雄安新区的提出,正是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解决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问题。

《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是北京市财政课题的成果,正是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探究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为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全书共10章。第1章为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章为低碳发展的概念、内涵与核心驱动要素。梳理国内外有关低碳发展概念,界定本书关于京津冀低碳发展的关注点、深层内涵和核心驱动要素。第3章为技术进步推动低碳发展的机理。第4章为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现状。基于能耗和碳排放数据,构建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效率指数,从整体上把握京津冀地区的低碳发展现状。第5章为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评价。根据京津冀区域系统的构成,从经济、资源、环境和效率四个维度,构造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程度。第6章为京津冀地区低碳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评价。从创新资源能力、知识创造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绩效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能力五个子系统构建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协同度测量模型,分析京津冀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第7章为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经济技术选择决策。京津冀地区具有迥异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基础,从技术进步的来源和方向的视角,研究促进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第8章为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钢铁行业是重化工的典型行业,案例分析为京津冀的工业整体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观察窗口。第9章为京津冀地区太阳能产业发展评价,分析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第10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技术创新推动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在研究中,课题组分别在北京、石家庄、唐山、张家口、长沙、深圳组织了6次专家圆桌座谈会。在京津冀地区多个企业就低碳发展现状与新能源技术展开调研。同时,积极扩大研究影响,在SCI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发表题为《Choi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for China's low-carbon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的论文。《区域低碳协同发展评价: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被中文核心期刊《经济数学》录用为期刊首页论文。研究成果被新华社发布通稿,《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网等报道了成果,扩大了研究的影响力。成果还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千龙网、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府“官网”发布。

课题组组长、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贾品荣认为,政策咨询人员一边应积极联系政府,精准掌握政策脉搏;一边应面向公众,及时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使成果能被社会应用,同时也应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才与智库的地位相配,不能仅仅埋头于故纸堆中!出版《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成果,正是科技创新智库联系社会的反映。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