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汇聚《攀登者》致敬珠峰英雄 国产类型片全新尝试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9-06-18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6月18日讯 (记者 张锐)周日,电影《攀登者》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发布会,首度曝光“点将”版预告片。包括吴京、章子怡、张译、成龙在内的强大演员阵容将同台飙戏。

当天,影片出品人任仲伦、监制徐克、编剧兼导演李仁港、编剧阿来,主演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拉旺罗布,以及攀登英雄桑珠、夏伯渝组成的“攀登者联盟”出席了发布会。

影片监制徐克表示,《攀登者》是国产商业类型片的一种全新尝试,“中国人登上中国人自己的山峰这是登峰精神的所在,中国人拍自己的登峰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他还坦言:“区别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同类型题材的大片,电影《攀登者》将通过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着重体现影片中的东方色彩与中国精神。”

编剧和原著作者阿来也指出:“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有了这样的过程,登高才是有意义的。”

而针对预告片中演员服化道以及场景写实、考究的风格,李仁港表示:“为了拍这部作品,我也访问了包括60年代的登山前辈与校队老师,以及现代的登山队长和专业队员等,目的就是力求拍出真实感。”

作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时也是影片出品人的任仲伦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到:“今天电影《攀登者》发布会的所在地,也是上影厂的所在地。70年前上影厂在这里宣告成立,办公群中的电影博物馆记载了上海电影和上影集团的根与源。就像‘上影70年经典瞬间’开场视频中所展示的,上影70年生产了近2000部电影。我们最根本、最坚定的想法就是努力拍好片。电影《攀登者》也将成为一部再次展现中国艺术家东方美学的电影作品。”

作为国内首部登山题材电影,片中也充斥大量的动作场景。井柏然表示:“这次虽然不用打,但是拥有各种高难度的危险镜头。”

谈起此次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吴京表示:“为了演好这个两届登山队队长方五洲,我开拍前曾特意去青海的岗什卡雪山体验攀登生活,。虽然腿伤让我没能登顶,但是我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原。”

章子怡则称:“这次和吴京在戏中负责的是浪漫的部分,徐缨作为气象学家主要是为大部队的出行保驾护航,她的使命感也让我感受到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座梦想的高山。”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的拍摄,一度紧张到无法呼吸的张译透露自己是靠吴京分享的“小秘密”才学会慢慢解压:“我饰演的曲松林在60年与方五洲是队友。如今,戏外我们俩也是真正的‘战友’。”

发布会现场还展示了未到场演员王景春、多布杰和成龙三人的角色剧照,。从剧照中所呈现的人物造型与装扮,可清晰看出每个人不同的身份与职业。李仁港现场透露:“王景春饰演的赵坤是1975年登山队的政委,同时也是登顶行动前线总指挥。多布杰饰演的是珠峰上的一位神秘喇嘛,而成龙饰演的角色也是登山队中的一员,但具体身份暂时保密。”

影片以1960年、1975年中国两次从北坡成功登上珠峰的事实为蓝本,用两代登山人的故事,纪念了不起的中国初代登山英雄。作为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国登山英雄的故事片,《攀登者》即将于9月30日上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现场也邀请到1975年攀登珠峰的桑珠、夏伯渝。桑珠是1975年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九名中国勇士之一。他说,“登山是一项没有观众的运动”,无人喝彩,仍一往直前。夏伯渝也在1975年的登珠峰队伍里。不幸的是,自然的威力夺去了他的双脚。此后漫长的40余年成了夏伯渝为珠峰梦想不断在精神与身体上突破自我的旅途。他们在现场透露了当年中国登山队需要登上珠峰的背景原因,并与主创们分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登山小故事。

桑珠说:“60年中国登山前辈登顶珠峰的事迹与精神,给了我们75年再次登顶珠峰的决心和动力,完成了中国人自己勘测珠峰高度的任务。”夏伯渝则称:“作为75年登珠峰的登山队员之一,很遗憾我没能登顶并失去双腿。但我那颗登顶的心与攀登精神一直没有熄灭,不断为登顶珠峰做训练,终于在2018年成功登上顶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影有可能在更广大的人群中激发出更大的意义,串联起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并带领观众认知中国的英雄群像。就如影片出品人任仲伦所说:“影片看见的,不仅是登山者的非凡人生,它还会打开一扇窗,让观众呼吸到中国的英雄气息。”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