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丝路之友俱乐部”: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0-02-21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2月21日讯 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各国援助中国抗击疫情的义举接连激荡着中国人民的心灵。我们先是为俄罗斯朋友“放下物资就走”的“钢直”叫好,后被日本友人写在救援物资上的“风月”雅句打动。而这次,我们要为尼泊尔朋友们的“温情”打call!

2月12日,中联部有关机构与尼友好组织合作成立的尼泊尔“丝路之友俱乐部”在加德满都举办“支持中国抗击疫情,促进中尼民心相通”活动,尼政要、商人、市民、记者、歌手、诗人、僧侣、学生等近500人出席,在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通过绘画、唱歌、作诗以及祈福等充满温情的方式,为隔喜马拉雅山相望的友邻中国送去慰问与支持。

尼土地管理、合作与减贫部部长阿里亚尔在活动上致辞。[中联部一局供图]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和人民可以置身事外”、“中方抗击有关疫情不仅是为保护本国人民而战,更是为保护全人类的生命安全而战”、“尼政府、政党及各界人士永远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尼土地管理、合作与减贫部部长阿里亚尔这些铿锵有力的致辞,传递出理性、客观、正义的声音。

“尼泊尔政府和民众雪中送炭的暖心行为,令我们备受鼓舞,深受感动。”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尼泊尔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将与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国驻尼泊尔大使的话语,表达出中尼两国患难见真情的深厚友谊。

“中尼两国人民都拥有万山之王—喜马拉雅山赋予的坚毅、勇敢和不屈,一定能够携手战胜这次疫情!”尼泊尔前文化部长阿南达的话语中透露出自信与决心。

尼泊尔学生们用画作表达对中国抗“疫”的支持。[中联部一局供图]

尼泊尔7所学校的学生们,用轻柔的笔端,描绘尼泊尔人民愿同中国人民一道对抗疫情的大无畏精神。

尼泊尔学生们的绘画传递了对中国战“疫”的支持。[中联部一局供图]

“新冠病毒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中国也是受害者!”“我们将和中国一道共同战胜病毒。”“中国的小朋友们要勇敢!”饱含深情的词句、充满中尼特色的图画、真诚坚毅的话语,令人动容。

尼泊尔少年儿童现场演唱歌曲为中国抗“疫”加油。[中联部一局供图]

活动上,歌手琼英卓玛、诗人巴拉腊姆等尼艺术家通过歌曲、诗朗诵等节目,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身着尼民族传统服饰的尼少年儿童用中尼文双语演唱了尼文艺界友人专门创作的歌曲《与中国并肩战斗》。

“我受难时,你为我负重前行,

你战疫时,我也愿与你并肩战斗。

同一座喜马拉雅,我在左你在右,

是世界屋脊,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我们分享欢愉,我们患难与共,

千百年来,我们矢志不渝。

我们聪明勇敢、我们热爱和平,

我们充满希望,我们不忘初心。

阴霾总会过去,春天必将到来,

让我为你祈福,祝你健康平安。”

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在场人员无不泪目。

燃灯祈福是尼泊尔最古老传统的仪式。烛光将情感汇聚,形成融化积雪、驱除疾病、唤醒春天的温暖力量。

尼泊尔为中国抗“疫”燃灯祈福。[中联部一局供图]

中尼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尼泊尔共产党主席、总理奥利,尼泊尔大会党主席德乌帕,尼共(马列)主席梅纳利,尼泊尔农工党主席比久克切等尼政要及多个社会组织致函中联部表达慰问和支持。在一些周边国家收紧对华人员交流的情况下,尼保持对华正常交流,正常执行往返中尼两国的航班,照常给中国公民发放免费落地签证,允许口罩、防护服等救援物资合法通关运往中国,友好对待在尼中国公民。为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实际支持,尼政府还向中国捐赠了10万只医用口罩。

同样,在尼泊尔面临困难时,中方也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尼渡过难关。

一帧帧展现中方参与尼泊尔大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视频画面,让在场的尼泊尔各界人士动容。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前副总理苏加塔动情地说:“在尼泊尔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和某些国家对尼禁运的‘至暗时刻’,是中国及时伸出的援手帮助尼泊尔度过难关,迎来新生!每个尼泊尔人都会铭记中国在尼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们的帮助。”

尼泊尔人常说:“我们相信,会有人为你翻越喜马拉雅山,手捧星光而来。”

相助相扶的中尼两国和两国人民,正是这样为对方翻越喜马拉雅山、手捧星光而来的好朋友。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