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贡鹅与民间传说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1-01-23
调整字号大小:


说起张集贡鹅,肥东县张集乡一带还流传着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或许年轻人关注不多,但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还时常说起这段民间传说。

话说1344年的濠州(凤阳一带)相继发生了旱灾、蝗灾,老百姓面临庄稼无收和食不果腹的窘境。天灾之后接着是人祸,瘟疫接踵而来,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相继饿死病死。在走投无路之下,朱重八去皇觉寺投奔了高彬和尚,并剃度为僧做了行童。寺庙生活枯燥无味,还经常受到老和尚斥责。但能弄点吃的没饿死就算幸运啦!可惜不久,寺里也缺粮了,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外出化缘。就这样年仅十七岁的朱重八也成了流浪乞讨者!十七岁,现代生活优越的年轻人或许吃饱后唱着《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为爱情忧伤呢!可是六百多年前的那个叫朱重八的青年只能无奈地演着“逃荒记”,在生与死的边缘打磨钢铁般的意志。

朱重八一路向南走,他想南方总比北方状况好点,另外南方蒙古人也少点。他从濠州向南经过定远到了梁县地界,深秋时节,他无心留意路边景和物,只觉得一路上饿得难受!走了一天也没讨到吃的,到处是乞讨者身影啊!他心想赶到梁县就好喽!那里有集市有商家能讨点吃的,但是还没到梁县,他就在张集这地方晕倒了。无巧不成书!也是朱重八命不该绝,有两个紫衣人发现了他并把他送到一个村庄里(《明太祖实录》记载,“上遂西游,至合淝界,上忽病寒热,两紫衣人调护甚至……”据推理两个紫衣人可能就是明教的光明使者,当时江淮一带明教、白莲教活动频繁正在积极发展教众积蓄力量)。恰好这天村庄里有户人家娶媳妇,喜宴办了好几桌呢!其实那个困难年代办喜事也没多少吃的,餐桌上早空盘了,但是比平时好多了。有个好心的大妈用卤鹅盘子剩的汤拌点饭送给朱重八吃了,朱重八就这样活了过来。一碗卤鹅汤拌饭救了性命,可以说这碗剩饭胜过一切山珍海味,也胜过名贵药材。纠结的是朱重八的肠胃永远记着这碗剩饭的味道!后来,他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队伍并改名为朱元璋,已经不愁吃不愁穿了,1368年他在南京登基当上大明王朝皇帝,更是锦衣玉食享尽天下美味佳肴,但是他怎么也找不到当年那碗剩饭的感觉,依然留恋着那起死回生的美味!

这下可愁坏了御厨们,天南海北去找美食就是没得到皇帝认可。一个梁县的小名叫张老三的厨子这天突然来了灵感,他对众厨子说,我家乡民间有做菜高手,我小时候吃得鸡鸭鹅菜每样都特别香,我回家找民间高手去,厨师长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老三回到老家后到处访名厨找好菜,但是找了两个多月也没头绪,正愁没法交差呢!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闲聊中听一个醉汉薛老头酒后吐真言得知了他家烧卤鹅的秘密,从他家买了几只卤鹅尝一尝确实不错!照他说的配方现场做出来卤鹅感觉味道沁入心脾啊!

得来全不费工夫!张老三把张集卤鹅带回南京皇宫,朱元璋尝了后终于满意了。朱元璋问张老三是怎么能做出这样天下美食的,张老三就和盘托出寻找美食的经过,朱元璋听后思绪万千!他说出了当年从皇觉寺外出经过张集吃那碗剩饭的经历,正好是找到了当年的口福和美食体验感!朱元璋兴致勃勃,嘉奖了张老三,并赐张集卤鹅为贡鹅。

这就是有关张集贡鹅的民间传说,大凡传说故事,大多不可细考,但也不是毫无依据。张集乡位于肥东县中部江淮分水岭上,与西边梁园镇同属于古梁县,此地有生态优美的水、草环境和养鹅卤鹅的传统,所卤鹅不同一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甚至包括附近黄疃、路口一带卤鹅也蔚然成风,多年来一直是江淮之间难忘的美食品牌。所以说民间传说中说的张姓厨子推介家乡卤鹅还是有基础的,也合乎逻辑和情理。至于张集贡鹅与明太祖朱元璋有无关联性问题,笔者认为,有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当年乞食合淝时确实来过这里,也确实病倒过,这些与当地民间传说是不矛盾的。另外,有记载说明朝皇帝自朱元璋起喜欢吃鹅,宫内常备一道鹅菜,如明宪宗时御厨每天供奉八只鹅,明孝宗时御厨每天准备三只鹅,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还明察秋毫查处了一起宫内采购鹅肉腐败案。至于朱元璋有没有像民间传说中说得那样吃过张集卤鹅并定为贡鹅,真的难以考证,也无法考证。如果民间传说是真的,那么张集贡鹅就是见证了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活档案式美食,美食文化馆里可以落下重彩一笔。如果民间传说不合事实,也不必求全责备,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传说嘛!

民间传说难以说清,探究到底也未必真有意义。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则民间传说倒是可以帮助已经小有名气的张集地方卤鹅菜提高知名度,更加坚定百姓们多年来养鹅卤鹅卖鹅致富的信心,把鹅文章做精彩,打造鹅产业链,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诚如此,虚功实做矣!(方志山编辑整理)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