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麒院士:科研与科普发展相辅相成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1-06-01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中国网 王艳芳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和科研同样重要的是科普,而我国一直以来对科研和科普都同样重视。

根据中国科协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这一数据也意味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们到2035年的目标是达到18%以上,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不过我们希望能更快一点,” 刘嘉麒院士认为,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科普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很多创新,希望能看到更多内容更加精良的科普作品问世。“我们近些年花了很多精力,财力做科普,科研和科普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研给科普打基础,科普推动科研向前发展。”

另外,他还提出建议称,科普要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关注人类身心健康。

刘嘉麒院士从事地质研究近60年,是国内知名的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他曾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进南极,世界的七大洲四大洋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身影。“我一直都说火山是地球的灵魂,”他指出道,“火山作用创造了很多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金矿,铜矿,以及宝石等,火山作用还能产生能源,矿泉水,温泉等,另外还有旅游资源。岩浆从地下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深度冲出地面,我们通过对岩浆的研究可以间接对地球进行更深层的探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栏目中,深地探测等前瞻性领域引人注目。“其实人类在深地探测方面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地球半径6378公里,人类目前能达到的深度只有十二公里多一点,”刘嘉麒院士说。

他介绍说,近些年,我国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支持,以及我国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地貌,很多国外的科学家也很希望能来中国做相关研究,和我们进行合作。”

刘院士长期致力于研究火山岩的成因、特点,并推动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等技术成果转化。“曾经一吨玄武岩作为铺路石子售价只有几十元,如果我们将它拉丝形成纤维,它的售价就会大幅提升。我国目前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玄武岩纤维的性能比其他纤维性能和性价比方面更有优势,是非常有前景的高新材料,”他兴奋地对记者说道,“但是,目前它还只是一种新材料,就像把棉花纺成了线,还只是一种原料,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复合,努力做出航天航空,军事领域需要的高尖端产品,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我相信我们可以成功。”(记者 王艳芳)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