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雨花区圭塘河:一湾碧水还复来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1-09-03
调整字号大小:

圭塘河是雨花的母亲河、长沙重要的城市内河,贯穿雨花辖区南北,发源于跳马镇鸭巢冲水库,在黎托街道花桥村汇入浏阳河,全程约28.3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污水直排、雨污合流、侵占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水体黑臭、生态退化等问题急剧凸显,曾经清澈秀美的城市内河逐渐变成了“龙须沟”“臭水沟”,圭塘河水质曾经一度为劣Ⅴ类,被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近年来,雨花区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圭塘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住建部黑臭水体治理专项督查,治理经验全国推介;2019年全域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Ⅳ类,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中央媒体对圭塘河治理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2020年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转变思路,寻整治之方。经过学习借鉴、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圭塘河治理方式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单纯建设向建设与治理并重转变。改变过去通过景观绿化建设带动河道两岸开发思路,将流域整体水质改善、水岸联动治理作为主要目标,合理规划蓄洪、分洪、滞洪措施,科学实施雨洪管理和调度,分期改造渠化河道与建成区合流制管网系统。二是由分段治理向全流域治理转变。立足全流域总体规划,委托德国汉诺威水协、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及专项方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围绕“四年见成效、十年基本建成”总体目标,出台《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四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雨花区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三是由“九龙治水”向“一龙统筹”转变。充分整合环保、水利、农业、园林、城管、市政、城乡建设、城投、属地街镇九大力量,专门成立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实现流域治理统一调度。成立圭塘河流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圭塘河综合整治。四是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跳出“指标考核式治理”思维定式,学习镇江、常德等地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圭塘河流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着力提升治理品质。

——综合施策,解治污之难。一是精准截污。采用建设截污井、增设截流管、截流坎、化粪池、管道清淤疏通及排口智能化控制等办法精准截污,累计截污各类排口116个,新建截污管网约70公里。2018年以来,完成市政管网清淘整治380余公里,清掏管网淤泥3300余吨。建立小时应急溢流处理、全流域环境保洁、排口保洁长效管理等机制,实现圭塘河东西两岸截污全覆盖。二是清淤治污。累计投资2000万元,实施中、下游段清淤疏浚工程。目前,圭塘河清淤疏浚工程一标段(花桥沙湾路桥至浏阳河河口段)、二标段(王家咀泵站至花桥沙湾路桥段)、三标段(花卉路至时代阳光大道全线)已完工,累计外运淤泥超过20万方。三是生态引水。新建提水泵站从浏阳河冬斯港处取水,通过压力管道、渠道,引水至圭塘河,整个补水线路长7.97公里,有效缓解了圭塘河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四是生态修复。圭塘河二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集中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建设人工湿地——羽燕湖,通过挺水、沉水植物(芭蕉、菖蒲、苦草等)、水生动物实现15万吨湖水生态净化,达到地表水Ⅲ类,既减轻周边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负荷,又实现就地净化后湖水回用,节约了周边公园运营成本。五是协同治岸。推进圭塘河流域沿线违章清零,累计拆违300万平米,有效减少沿线违章市场、仓储、作坊、禽畜养殖场等对河道的污染。聘请专业保洁队伍,负责两岸绿地养护,开展裸露黄土、乱堆乱放、共享单车整治,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清理,常态保持河面洁净。

——政企合作,纾资金之困。探索“建-融-管-还”开发模式,由“花钱治水”转向“治水生钱”,改变了传统内河流域治理单纯依赖政府投资的被动局面。一是聚焦“建”。政企合作设立合资项目公司(圭塘河流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全市率先探索海绵城市公园建设项目PPP模式,通过统筹全域容积率及培育特色生态产业等方式,增强公园造血功能。截至目前,生态景观一期工程(香樟路至木莲冲路)、二期工程(木莲冲路至湘府路)、三期工程(长沙大道至浏阳河入河口)、经开区段生态景观工程已完工,井塘海绵示范公园实现开园,共打造圭塘河风光带约11.4公里。二是聚焦“融”。由社会资本方主导融资,政府部门加大引进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协助申请国家专项补贴资金力度,项目公司以合资方为社会资本企业做信用背书,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利用大股东集团授信额度进行融资。政府和市场两者优势产生叠加效应,为项目建设提供低成本、长期限资金来源。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85亿元。三是聚焦“管”。利圭塘河治理取得积极效果后,流域周边租金随之上涨,如配套建成的悠游小镇,每年物业经营收入达6000万元以上,用物业收入弥补管理成本,有效解决了项目运维资金来源。四是聚焦“还”。利用固定资产证券化、“再抵押融资”等手段偿还前期投入的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资本、授信机构和项目参与各方合作共赢,成功打造一套完整、可持续的城市公益性综合体项目投融资体系。 

——共治共享,堵监管之漏。一是河长治河。出台《雨花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河长会议、信息共享、督查督办、日常巡查、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圭塘河各级河长、河段长严格按照河长制要求开展常态巡河、定期办公,及时发现和解决治河问题。2018年以来,开展区级巡河260次、街镇巡河2500次、社区(村)级巡河8600余次。二是民间治河。创新落实“河长制”,在政府四级“河长”体系基础上,建立民间三级“河长”体系,与社会环保公益组织联合发起“圭塘河守护行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6名民间河长,目前已发展至100余人;设立圭塘河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和绿伞卫士研学旅行基地,目前举办各类公益活动400余场次、讲座300余场次;建立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圭塘河共享图书馆,吸引名家学者出版《圭塘河岸》一书,主动为流域治理发声。三是专家治河。筹建全区城市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全区海绵城市建设专业机构库,聘请在城市规划、交通、环保、排水、河道、产业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指导圭塘河综合治理,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推动境外机构与本土咨询、设计、建设等单位交流合作,省水利院、省建筑院、长勘院、市规划院、市水利院等已成为圭塘河流域治理的主力军。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