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特色单位”评选有声有色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1-11-03
调整字号大小:
北京科学中心组织青少年参加比赛。【中国网 图】

中国网11月2日讯 为全面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全方位、广领域、深层次开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了2021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打造“互联网+AI普及”线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教育嘉年华。

其中,主办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遴选了一批“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特色单位”。申报工作启动后,共有1640家单位提交申请。经省级审核、资格审查和专家评选,共有999个单位被评选为特色单位,名单已于9月30日公布。之后,在各省级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的督促、指导下,各特色单位积极发挥活动特色单位的阵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参加“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并组织教师登录“科技辅导员在线学习中心”,参与2021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相关课程学习,各特色单位还开展了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活动。

其中,北京科学中心人工智能主题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牛创客空间”和兰州水车园小学RT机器人工作室就是此次入选的很有代表性的三家特色单位。

隶属于北京市科协的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一家大型科普展览和科学教育场馆,在主展馆开设了人工智能、工程实践、创新思维、科学探究四大主题实验室。其中,人工智能实验室引导青少年了解前沿信息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面向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开展分层次的教育活动,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单次体验、主题系列、社团进阶等。青少年通过单次体验课发现学习兴趣,通过主题系列课掌握专业技能,通过社团进阶课进行深入学习,进而实现创新与创造。其中,“创意编程营”、“机器人训练营”、“创造训练营”等社团类课程,共有450人次参与,12名同学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奖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青牛创客空间”学习实践。【中国网 图】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人工智能教育开辟了“青牛创客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智能产品制作、项目研发、创新比赛和展示等人工智能相关实践。创客空间现有计算机实验室8间,共348个机位,作为日常学生编程使用。学校支持初一和高一学生每周实现2-10课时的人工智能相关选修课、社团课。学校还十分重视人工智能教师培训工作,经常引导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和进修,以学生项目成果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倡导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

兰州水车园小学RT(润泽战队)机器人工作室成员参加比赛。【中国网 图】

兰州水车园小学RT(润泽战队)机器人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成员主要来自三至六年级学生,成员利用少年宫、社团课及课余时间学习编程语言,基础搭建以及智能机器人制作运行的基本原理,在各类大赛中和全国的机器人爱好者同台竞技,互相学习。RT机器人工作室把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课程和人工智能的学习相结合,借助VEX-EDR、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创意制作赛等项目,通过方案设计、机械搭建、编程测试、工程记录等进行机器人课程学习。工作室先后在兰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甘肃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甘肃省创意编程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WRO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活动的多个项目中获得大奖。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