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的西红柿 北京平谷果蔬大棚里的“春之声”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2-03-08
调整字号大小:

惊蛰时节,春耕伊始,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的新农村果蔬园区,早已是一派“人勤春来早”的热闹景象。这个位于平蓟路边两栋硕大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伴着轻柔的音乐在西红柿秧苗间穿梭,生机盎然的菜苗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勾画出别样的春光。

农民采摘酸甜可口的西红柿。[马平川 摄]

这两栋科技含量满满的大棚占地6.5亩,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两面镜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新农村村书记代向成介绍,新农村果蔬园区主要种植水果西红柿,附带各类绿叶蔬菜。西红柿选用航天育种的航粉高糖1号,这个品种优势突出,营养丰富,口感酸甜可口。在授粉方面,采用熊蜂授粉替代常用的激素点花,省工省时且均匀授粉,坐果能力强,籽粒更饱满,同时不接触任何激素,避免人工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实现有机种植。全程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利用高空防虫网和粘虫板物理防虫,保证品质和口感。引进水肥一体、喷淋滴灌等自动化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实现设施农业生产高效化、智能化、标准化。更重要的是还原植物自然生长周期,相比较几十天就能上市的西红柿,这里的西红柿需要经过130天自然成熟期,保证每一粒果实熟透了再摘,为此,不惜错过了春节销售的黄金期。

代向成指着棚里几个巨桶组成的设备说:“这是一个强磁器,自来水经过磁化器处理以后将水里的氯释放掉,就变成磁化富氧小分子水,用这个水来浇灌棚里的作物,能提高作物的抗性,增强抗病能力。”

“那棚里放的音乐又是怎么回事呢?”

代向成说:“科学证明音乐能促进植物生长,我们每天早中晚系统定时给棚内作物进行90分钟的音乐‘熏陶’,悠扬的旋律让人心情舒畅,植物也一样。”

郁郁葱葱的大棚里,一排排一人来高的西红柿秧整齐的吊挂着,一串串红红绿绿的西红柿,好似宝石般饱满润泽。“先吃个西红柿解解渴。”代向成递给记者一个鸭蛋大的西红柿。红彤彤的外皮透着光泽,刚递到嘴边就闻到一股清香的味道,一口咬下去,薄如蝉翼的红皮顷刻开裂,仿佛能听见“嘣”的一声,汁水瞬间喷薄而出,满嘴的西红柿汁瓤,吸溜着沙沙的西红柿汁,味蕾被浓郁的酸甜口感包围着,满足,惬意......

“我们的产品还做到了全程可溯源,每个包装箱上都有溯源码,轻轻一扫,西红柿的生产管理过程清晰可见。真正实现‘生产有记录,过程留痕迹’,保障每一箱果品的品质,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新农村第一书记王鑫说。眼前这个年轻小伙来自通州,黝黑的皮肤,来村里挂职后已经实现了从白面书生到新时代农村干部的蜕变,不仅三轮车骑得好,给产品设计溯源码、让产品上抖音都是出自他的手。

“这两栋大棚原来由村里6户村民个人承包种植草莓,一年总收入50万左右,承包到期后,村集体收回建成这两个水果西红柿棚,去年10月底定植,现在头茬果正上市,预计年产量8万斤,一年收入能达到100多万,比之前至少翻一倍,并且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就业,能切实提高村里老百姓的收入。”代向成说。

据了解,新农村属于70年代从金海湖水库搬迁下来的移民村,现有村民105户,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土地利用率不足46%,严重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21年初村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后,新上任的两委班子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盘点村中闲置大棚、低效零散耕地,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我们下一步就要在做好品牌宣传和品质把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果西红柿的销量,在这个产品为王的市场占领一份天地。种完西红柿我们还要再研究种植一茬黄瓜,最大限度提升土地效益,并在周边设计建造特色高端民俗,集吃、住、玩于一体,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给村民创造更多实惠,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前进。”谈起园区的未来规划,代向成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