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借助网络平台发酵舆论,损坏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名誉,是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网暴行为会加剧医患矛盾,需要针对化治理。
他建议,针对恶性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应尽早出台《反网络暴力法》,构建有效治理网络暴力常态化机制。
就网络暴力治理,李东生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二是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持续强化监督发现保护机制,建立快速举报通道,从源头上加强对网暴当事人的保护,同时降低取证难度;三是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监察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更长处罚期的限流、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
他补充道,法律惩戒需要建立在明确的惩戒事由、主体和判断标准的基础上,但目前,法律层面对于网络暴力缺乏精确定义以及明确的可操作性司法解释。
“本次代表建议,我主要从出台《反网络暴力法》的层面建言,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类型、判断标准,并以具体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明确对造成他人名誉、精神等遭受损害的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相应法律责任。”李东生认为关于网络暴力具体的处罚标准需要专业法律人士制定,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从严惩治暴力伤医、扰医、医闹等侵害医务人员权益的违法犯罪。李东生认为,医务人员守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他们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也应得到保障。“暴力伤医、扰医等侵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应该得到严惩。这将不仅保障医务人员的权益,而且也将为人们创造更为良好的就医环境。”
近年来,个别网民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 甚至歪曲炒作医疗纠纷,恶意诋毁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破坏网上舆论生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如何界定“维权”与“医闹”?如何平衡保障患者接受医疗的权益以及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名誉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网络医闹”方面的热点争议话题。
对此,李东生表示,网络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舆论场,某些带节奏的言论往往会导致舆论失控,使人难以明辩是非,从确保司法公正的角度来看,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通过专项法律,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以具体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迫在眉睫。
此外,他特别指出,相较一般的网络暴力事件,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更为具体,需要针对该场景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条例,有效平衡患者与医疗人员、医疗机构之间的权益。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