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能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这些优秀学子有话说!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环境报 2023-05-20
调整字号大小:

作为新时代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我国能源体系发展新的蓝图。坚持创新引领、放眼未来的长远视野,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青年队伍。基于此,2022年7月,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能源学会、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共同发起设立“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旨在积极响应“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通过行业课程及学术交流助力我国能源与环境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为推进我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紧跟世界能源与环境发展趋势,涵盖先进储能技术、绿色矿山、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等七大重点、热点领域,首期81位学员在8位院士、17位特邀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院士公开课、小班课程分享、小组学术讨论会、成果汇报会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学习及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项目接近尾声,我们特别采访了其中3位优秀青年学员,倾听他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又将如何借力所学、在各自的能源领域发光发热?

油气勘探技术班学员:赵迪斐

愿为能源资源绿色发展贡献AI+创新力量

图为赵迪斐。

源于偶然的契机,赵迪斐在能源与环境的学者交流群中,看到了“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则消息。

“培养计划的重点针对中青年人才,面向能源与环境这样的关键热点领域,与我所关注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赵迪斐还了解到,课题领域设置紧跟最前沿的能源与环境发展趋势,又有丰富的院士公开课、不同研究方向的小班课程分享,以及专家把脉的学术讨论会,对青年科研人员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

他随即提交了简历、科研情况与申请,经过选拔,顺利入选本次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赵迪斐在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也兼职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的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负责非常规能源专委会的组织工作,主要从事绿色非常规能源与AI+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研究。

在赵迪斐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深度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也为工业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我们希望可以更多地结合能源、环境的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去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困难,用AI+实现技术突破和降本增效,通过促进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加速替代高污染高碳排的传统化石能源。同时,我们也从储层和工程角度研究二氧化碳的深层地质封存和深层清洁能源的开发问题,并针对传统化石能源开发智能化碳计量技术,助力能源资源绿色发展,从根源保护环境。”

参加此次培训项目,赵迪斐参与的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向的小班。

“培训中的环节设置很有针对性,院士公开课和学术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前沿信息,不同研究方向的小班课程分享又带来了专家视野,还有参与学术讨论会的优秀青年专家,对我这样从事学科交叉研究方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和建议。”赵迪斐说。

这些经验、指导与合作机会,为赵迪斐未来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能源与环境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赵迪斐认为,这两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能源技术绿色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值得投入且有意义的方向。

在培训的专家交流环节中,专家为赵迪斐的研究把脉分析,提出了不少良策。赵迪斐介绍,近期,在经过专家指导后,他改进了研究思路,强化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组织团队申报了省级协会的科学技术奖,并顺利获得批准。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在赵迪斐眼中,他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是许多青年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基于把脉专家的经验,则可以在不同视角下提供新思路、新路径,启发创新解决难题。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班学员:刘含笑

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寻找双碳研究“同行者”

图为刘含笑。

身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碳办公室主任、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刘含笑长期从事工业烟气治理及双碳技术研发工作。

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刘含笑期待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而“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给了他机遇。

参与项目,刘含笑非常积极主动。在他看来,来自导师的经验分享、答疑解惑,不仅可以让自己学习到很多开展科研的技能和技巧,也能把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向导师请教。“真是拓展了思路,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刘含笑说。

不仅如此,通过项目,还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同学都是来自各单位、各领域的佼佼者,从他们的课题分享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也碰撞出了火花。”刘含笑介绍说,比如同小组的赵海涛老师原来一起开展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的研究,陆诗建老师正在共同开展钢铁行业CCUS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工作,与他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收获颇丰。

目前,刘含笑正带领团队投身双碳技术开发,研究全流程“一揽子”双碳解决方案,开发碳评估及测试关键技术,研制低能耗CO2捕集关键技术及装备,并初步构建了标准及评估体系。不久前,由他牵头申报的浙江省“尖兵”项目——“碳足迹碳标签关键技术研发”、绍兴市项目——“环保设备制造业双碳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也通过层层考核成功立项,为主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燃煤电站烟气非常规污染物短流程高效耦合治理协同碳减排技术装备”、浙江省“领雁”项目“钢铁行业碳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也即将立项实施。

“这一研究涉及到的产品、领域较多,而且国内普遍存在本土化数据库不完善、碳足迹标准体系缺失等问题,尤其是产品碳足迹评估标准方面。我想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与同学伙伴们一起,,密切合作,有机会可以一起开展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刘含笑如是说。

绿色矿山班学员:韩佳宏

付诸实践助推家乡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韩佳宏。

“我来自‘花鸟源头,文明曙光’——辽宁朝阳,目前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做访问学者。”绿色矿山班的学员韩佳宏这样介绍自己。

从事矿物加工领域的相关研究,让韩佳宏时刻关注矿业发展动态。通过参加“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韩佳宏进一步了解到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他表示,通过指导老师的授课以及学员之间的交流,了解到更加先进的理念,开阔了视野。

其次,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国家在绿色矿山建设领域的决心,这对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个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契机。

韩佳宏说,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结合自己所学、所思、所悟应用到实践中,针对目前辽西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率低、装备落后、新工艺新技术更新速度慢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及工业应用,实现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为我国矿山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