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医生手术台上“捶打老人”?网络围观还需多一下理性和体谅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3-12-27
调整字号大小:

“医生在手术台上重拳猛击82岁患者头部”,如此耸动的标题像一块石头投进舆论水面,荡开层层涟漪。

12月19日,有医疗博主发帖称,广西贵港一位82岁患者在当地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时,身体感到不适,结果受到主刀医生“三次拳头猛击”。

“82岁”“拳打面部”“痛苦呻吟”“被医护按住双手”,这样的字眼配上视频监控画面,无疑极具冲击力。尽管两天后的凌晨,院方即发布声明,解释了事情经过,系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不耐受,试图在手术过程中“伸手摸眼部”,医生“情急之中”出手制止,且术后经过解释,“双方已消除误会、达成谅解”。

但这样的声明,显然无法完全平息网民的愤怒。“医生凭什么打患者?”“怎么对老人下得去手!”“现在的医生都怎么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一周,但相关讨论已经延伸到更广泛的医患关系上。就像每一次类似事件一样,很多声音离事件和事实本身已经越来越远。

在当今的互联网上,医患问题总是不缺少流量,不缺少一边倒的愤怒,不缺少满屏的正义感,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体谅感。

关注情绪的同时,更要关注事实本身

我们首先回到事情本身,仅从视频画面判断,医生以手握拳,捶打老人,是否妥当?答案显而易见。

这一点在院方后续的处理中也有所体现。12月21日夜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微博发布最新声明,表示“涉事医生粗暴对待患者的行为,已严重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已经被免去相关职务(院长),并接受进一步调查。

那我们把探讨更进一步,医生做出这一举动,背后可能会有什么原因?

出于个人对患者的不满甚至怨恨?这种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一贯粗鲁对患者抬手就打?这样的可能性恐怕也不大,相信如此蛮横的大夫很难成为院长。

那么医院声明中的解释,尽管有淡化责任的嫌疑,但有可能就是事件的重要起因:眼部附近为手术无菌区域,一旦触摸将可能造成感染,且手术正在进行中,医生的动作是为避免发生危险,“不存在伤害患者的动机和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是“局部麻醉”。有媒体采访了相关医疗专家,专家表示,进行眼科手术时,对医生操作的精细度非常高,一旦患者配合不好,就会大大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因此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通常会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术中医生也可能会干预患者的动作,保证手术正常进行,甚至有可能因为患者紧张乱动而暂时终止手术。

一位眼科专家就对媒体《医学界》表示:“这个手术本身比较复杂,手术医生可能因为(患者)反复乱动影响操作,导致手术过程不顺利,最终情绪失控了。”

“情绪失控”的医生捶打老人,恶劣性质是确定的。但在我们声讨这种行为的同时,不能被情绪裹挟,为了发泄而发泄,为了批评而批评。例如就在上述试图找出事情症结的报道之下,便有网友愤愤不平地要“揪出这些接受采访的专家”,因为他们“包庇涉事医生”,这种气话和浑话当然无益于杜绝类似事件重演。

公众更该做的,是挖掘事情背后的原由,探究解决之道,比如是不是应该加强术前对患者的宣教,提升医生医疗技术的同时做好心理培育,现场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关心局麻患者的情绪,等等。

一次次的舆论事件反复提醒我们,关注情绪的同时,更要关注事实,这样的公共讨论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价值。

体谅感,有时候比黄金还宝贵

有网友发问,既然局部麻醉这么容易造成患者不适、乱动,为什么眼部手术不一律使用全麻呢?

随即就有其他网友给出专业解答:被患者动作干扰的手术毕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众所周知,相比于全麻,局部麻醉给人体带来的负担更小,为了一种不太高的可能性,而调整所有的手术执行规范,也并不科学。

你看,这就是医患问题的复杂性,它是关乎科学,关乎伦理,关乎经济。如此牵涉面广的问题,往往不能用一两个简单的答案覆盖。

但今天的互联网,偏偏更欢迎绝度的声音,因为绝对的声音足够简单易懂,饱含感染力。于是,在许多医患话题上,大众总是呈现一种“大幅度”的摇摆。

一些医闹事件中,舆论一片声地指责患者,“现在有些患者太不讲道理了”,一些医患纠纷中,舆论又一片声地谩骂医生,“现在的很多大夫真是太不像话了”。

放在个别的案例当中,这些声音也许未必有多偏颇,但反反复复地让表达流于表面,确实助推了公众的情绪极化。很多时候,医生群体真正具备理性专业的意见,患者群体也真正拥有通情达理的态度,迫切需要的是宝贵的“体谅感”,作为嫁接二者的桥梁。

古人常说“将心比心”,体谅感就是对彼此诉求的理解,对各自情绪的尊重。特别是在医患问题频频登上热搜的当下,这样的体谅感更显得至关重要。

比如2018年,江苏一名3岁的烫伤女童在医院拆线时麻醉醒来,医生便将她拥入怀中,“孩子别怕,我在呢”,迅速安抚孩子的情绪,2015年,常州的一名麻醉医生主动体验全身麻醉,并把过程和感受发到网上,帮助自己和更多同行真实地了解病人的感受,这就是医生群体的一种体谅感。

再比如回到这次事件,在了解完前因后果,批评当事医生、声援受害患者之后,细究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挥动道德大棒打倒全体大夫,这就是公众参与医患讨论时的一种体谅感。

体谅感,一定不是和稀泥,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基于事实的科学严谨,也是基于理解的脉脉温情,是我们看待医患问题的一剂良药。

为什么我们格外珍视这种体谅感?著名社会学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

世间的所有人都将或早或晚地成为患者,医生们也不例外,恰恰是这种身份的必然,让我们必须常怀体谅感,常怀包容与尊重。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