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第十二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政法大学 2024-04-17
调整字号大小:

4月13日-14日,第十二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和四川精伦律师事务所协办,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刑事合规”这一主题,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塞尔维亚、波黑、泰国等10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主持。

第十二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召开 [图片来源:论坛会务处]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在致辞中介绍了论坛的成立初衷、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并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他指出,本次论坛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刑事合规”,在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并融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合规“刑事化”已成为全球企业合规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立法方向。他强调,与会专家学者应携手同行,为丰富全球化的刑法理论体系提供新智慧,为推进法治进步、繁荣法治文明作出新贡献。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张穹,国际刑法学会塞尔维亚分会会长努哥·斯瑞托,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欧盟议会议员皮诺·阿拉奇分别致辞。他们深情回顾了与论坛创始人、中国刑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已故教授何秉松的深厚友谊以及历次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论坛促进世界范围内犯罪和刑法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融合与发展,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意义给予了肯定。他们表示,十分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凝聚全球学者共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刑事合规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本届论坛会期两天,设置主题报告、专题发言、专家评议等环节。主题报告环节中,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欧盟议会议员皮诺·阿拉奇,论坛轮值主席、中国刑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远煌,中国刑法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分别就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刑事合规的本质、刑事合规的政策面向以及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与单位处罚规定的特点等主题作了报告。

第十二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召开 [图片来源:论坛会务处]

论坛分为在“企业刑事合规的国际趋势和国家经验”和“企业刑事责任的国际视角和国家实践”专题发言环节,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与会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合规改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刑事责任的最新发展和改革举措。主题发言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发言内容做出了针对性评议,形成了观点碰撞,实现了交流互鉴。

论坛闭幕后,召开了新一届理事长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全球化时代企业刑事合规一般性原则和框架决议草案”的报告,决定聘请张穹为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首席专家,成立“一带一路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会议还确定了下一届论坛的主办国家、地点、时间和主题。

本次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合规理念、概念以及各国实践经验引入刑事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国际社会以及各国进一步做好刑事合规制度建设,有助于各国企业防范合规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各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共同营造现代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国际营商环境,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rime and Criminal Law in the Global Era)(简称IFCCLGE)是由中、美、法、德、意、日、俄、西等8个国家的犯罪学和刑法学者共同倡导,于2009年10月24日由中国刑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秉松正式创立的联合国备案的咨议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其设立宗旨为:根据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全面地促进各国刑法(理论)的改革、创新、融合与发展,以便在与犯罪作斗争中,建立全球性的法律基础,实行法治保护和保障人权,并最终实现刑法(理论)的全球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国际论坛,为国内外刑法学和犯罪学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平台。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