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殊途同归:沙博理与叶君健、葛浩文
——以此文纪念沙博理诞辰102周年

发布时间:2017-12-14 17:51: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任东升  |  责任编辑:李潇

二、《小城三月》:风格一致,惺惺相惜

《小城三月》首译本Spring in a Small Town由沙博理独立翻译,刊发在《中国文学》1961年8月号第59至82页。小说原文由6部分组成,共计188个自然段,13000余字。沙译本严格遵循原文的安排,将译作分为6个部分,193个自然段,译本正文前有对作者萧红的生平和作品简介,末尾处有“Translated by Sidney Shapiro”。

1974年葛浩文完成了述评萧红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也成为了其著作《萧红评传》的基础。葛浩文的研究让他与萧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说“没有萧红,我什么都不是”。同时,萧红也因为葛浩文的研究而出现在西方世界,正如刘绍铭先生所说——“葛浩文把萧红带到西方世界来,功不可没”。(右图为葛浩文与林丽君夫妇)

对照沙译本和选集本,可以发现两个译本的行文安排和段落数完全一致,只是选集本正文前没有附任何说明文字。两译本在单词的拼法、标点使用、地名的拼法和个别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仅有20余处。鉴于葛浩文既是萧红研究专家,他将沙博理的译本稍作修改收入自己的译作集并经由中国文学杂志社作为熊猫丛书出版,足以说明葛浩文认可沙博理译本,认为该译本与自己的风格有一致性,没有必要重译。

《小城三月》沙译本严格遵照原文的叙事顺序,个别增删、调整可以忽略不计,可谓是十分忠实原文的译本。译文并不拘泥于原文,在个别句式上作了必要的变换,用词得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读起来顺畅自然。看译例:

原文:①翠姨生的并不是十分漂亮,②但是她长得窈窕,③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④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⑤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⑥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⑦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地捏着。(《小城三月》)。

译文:①Though not especially pretty, ②Jade was slender, ③and she had a serene lovely walk. ④Her speech was clear and charged with quiet emotion. ⑤When she stretched out a hand to take some cherries, ⑥her finger toughed them lightly, ⑦pityingly, ⑧as if afraid to hurt them.(Shapiro, 1961:61)

本段是对翠姨外貌举止的细致描写,多用短句(7小句),叙述平稳顺畅。译文也多用短句或单词(8小句),忠实于原文表达。同时,沙博理也调整了句式,如原文3、4句是动作,而译文则以名词作主语,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总体上译文忠实于原文,在细节上又不失灵活,语言自然流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葛浩文被誉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尤以英译萧红和莫言的小说著名。他认为“忠实是指导葛浩文翻译的第一准则”,但同时他也承认翻译即背叛,因此葛浩文会对原文进行“大胆组合、变形与再创造,删除不译或根据具体语境变通意译”,力图实现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在读者意识的引领下,葛浩文倾向的是“遵守译入语主流文化规范的归化式译法”。再看译例:

原文:那边狗叫人喧,天亮了,从东边的高粱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红的朝阳,阳光正正地照着罗汉大爷半张着的黑洞洞的嘴。(《红高粱家族》)。

译文:A barking dog, human shouts, dawn. The curved outline of a blood -- red sun rose above the sorghum field to the east, its rays shining down on the black hole of Uncle Arhat's open mouth.(Goldblatt, 1993:19).

本句是罗汉大爷血腥屠杀了两头骡子之后的画面。葛浩文把原文的“狗叫、人喧和天亮”译成了三个独立的名词/名词短语。这种灵活变通虽然形式上与原文有些出入,但十分简洁传神,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又保留了原文极强的艺术性,是忠实基础上的背叛。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沙博理与葛浩文具有相似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二人都将忠实奉为翻译的第一准则,同时又不囿于忠实的框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拆合、改写等叛逆,既在风格和情感上忠实于原文,又在表达上灵活多变;二人都具有对话意识和读者意识,倾向归化式译法,力图保持中国文学传播与译本可读性之间的平衡。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