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岁天坛北宰牲亭“原味”亮相

看点3

藏在60年吊顶里的清代彩画

北神厨及北宰牲亭一直被社会单位占用,2013年回归天坛,随即启动大修。大约在60年前,北神厨曾做过阅览室,为保证室内光线,当时在北墙开窗取光,大殿顶部加了天花板。此次修缮拆掉天花板,恢复北墙原貌。

让文保工作人员惊喜的是,在拆除天花板后,屋梁上原有的清代彩绘显露出来,虽经岁月侵蚀,但彩绘色彩古韵浓郁,独一无二的皇家风范依然。这个意外发现,使得建筑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彩绘被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其他少部分内外檐彩绘也都依照清代规制进行了恢复,真实再现了清代建筑原有的风貌。

看点4

北宰牲亭以遗址状展出

北宰牲亭院内有宰牲殿和井亭,这里专为宰杀牺牲祭品所用。牺牲祭品开水去皮毛,掏洗五脏都在这里进行。在修缮宰牲殿时,工作人员打开水磨石地面后,发现了旧时的毛血池、灶坑遗迹,还发现了能盛800斤水的大铜锅。经过考古清理后,灶坑、烟道、漂牲池、洗牲池、下水道痕迹清晰可辨,于是以“遗址”的样子就地保护和展览,让游人对宰牲亭的形制功能有直观的认识。

有坛庙的地方都有宰牲亭,但天坛北宰牲亭是唯一一座留有宰牲设施遗迹的宰牲亭。宰牲殿外有水井和井亭,亭顶为“鹿鼎六角式”,这样的井亭造型在北京极为罕见。

参观小贴士

今起游客免费参观 每天限客1000人

今天起,天坛文物展正式开始,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同时开放。按照国家古建展陈的相关规定,天坛北神厨三个展厅、北宰牲亭一个展厅,每日合计最大容量为1000人。

游客进入天坛东门右转,第一个建筑院落即是北宰牲亭,在这里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参观,每人每天凭身份证限领一次门票。出北宰牲亭,延长廊西行270米处是北神厨。

北京晨报     2015/11/06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