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子李"第五代传人李连贵:扎出多彩生活滋味
入行
别看是家族技艺,1957年生人的李连贵并不是打小儿就开始学艺。而是直到1983年,在父亲激将式的鼓励下,才开始学习的。
至今,李连贵都记着父亲当时念秧儿式地甩出的那几句“片儿汤话”:“得了,这活儿啊,没法儿往下干了!”
老爷子说得唉声叹气,言外之意是说,儿女们的心思根本不往这上用,手艺到他这辈儿可能就这么完喽。在一旁“听训”的李连贵,就是因为这几句话,决定正式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做彩活儿。
李连贵这一辈,家里哥儿四个姐儿仨,他大排行老五。跟着父亲外出做活儿,时间长了,很多人都管他叫“五师傅”。在他自己珍藏的照片中,一个搭建于1983年的朝阳展销会牌楼,是李连贵参与的第一件“作品”。因为牌楼都是临时制作,用完就拆,所以,李连贵跟父亲正式学徒后,很多彩牌楼的样式现在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
扎彩子是门技艺,是手指下的艺术。它分为“硬彩”和“软彩”两种。硬彩指的是搭建各式牌楼、亭台楼阁、祭台(月台)、戏台、经台前的彩饰,最常见的简易“硬彩”是各门前的“片牌楼”。
“软彩”是以彩绸、彩布结成绣球,悬挂于门楣或楼台殿阁的前脸,种类各异。“彩子李”家为庙会制作的过街牌楼和庙会茶棚的彩牌楼都属于硬彩,但是,上面装饰的穗子和花都是用彩绸和皱纹纸制作的软彩。
北京晚报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