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列车上最后一班岗
首次参观布达拉宫
下了火车后,孙玉顺和鲁鹏飞先将装备交由当地铁路警方保管,然后直奔附近的铁路公寓,那里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标准间宿舍。
孙玉顺告诉记者,由于列车在第二天下午就要返程,他们在拉萨更多的时间是用来休整。按照排班,孙玉顺一个月需要跑两趟车来两次拉萨,一年24次,10年就是240次。“别人都会认为跑了10年西藏,肯定去过很多地方,其实不是”。西藏对于孙玉顺而言还是陌生的、新鲜的。
孙玉顺去过一次布达拉宫,而像大昭寺等景点至今也没有去过。偶有空闲,孙玉顺喜欢到拉萨的一些小街巷转悠。在他眼里,这样更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能看到当地藏族同胞的真实生活。孙玉顺也把这种转悠当成了锻炼,“每次都要走上一万多步”。
孙玉顺说,以后有时间一定请假带家人来西藏好好玩一趟,以弥补心中的遗憾。“但肯定不坐火车了。”孙玉顺笑言。他和同事一直在说,等不跑了,一定好好玩,“说了10年,马上不跑了,也没能实现”。
值乘4年的鲁鹏飞,在此之前连布达拉宫也没有去过。
休整了一夜后,2月3日上午,鲁鹏飞决定去布达拉宫参观。这是鲁鹏飞值乘京藏列车以来第一次来到布达拉宫,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由于要赶下午的车,鲁鹏飞只在里面转了一个多小时。鲁鹏飞的高原反应也很严重,在列车上他咬牙坚持下来,等从布达拉宫下来,他已经两腿发软。“终于去了趟布达拉宫,跟老婆也算有个交代。”鲁鹏飞一边喘气还一边和记者开玩笑。
敬礼告别拉萨车站
2月3日中午12点半,两人在公寓的食堂共进在拉萨的最后一顿午餐。孙玉顺一边吃一边四处看食堂的红色挂饰。孙玉顺回忆起自己前几年在这里过年的情形,“把中间的桌子抬走用来搭台子,还有人上去表演节目,唱歌”。
午饭后,两人回到公寓,将自己的日常用品和便服收拾起来装好。要走时,两人又把床上的被子整理好,环视了一圈才离开房间。在他们走后,公寓走道里“北京车队”字样的牌子也将换掉。
当天下午两点半,孙玉顺和鲁鹏飞通过拉萨火车站的二楼通道,准备走到第4站台登上返程列车。当两人走到1站台上方时,下面正在举行献哈达仪式,迎接首次改线后的沈藏列车的沈阳方面的铁路工作人员。这趟列车上,每节车厢上还张贴了红色的窗贴,车厢牌子上的字已经是“沈阳北-北京西北京西-拉萨”。“当时开通时,也有人给我们献哈达。”孙玉顺说。两人默默看了一会儿,径直离开走向4站台,身影略显落寞。
下午3点20分左右,离开车还有10分钟。孙玉顺向站台上的“拉萨站”站牌敬了一个礼,转身登上返京列车。
返程列车的值乘工作与来时并无太大区别。到了兰州、西宁等大车站,乘警还要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值乘京藏列车10年,虽然不能看尽沿途风景,但孙玉顺已经与沿途车站的同行们结下友谊。2月4日下午,返程车路过西宁时,当地一位铁警朋友特地来到站台上看望孙玉顺,“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2月4日晚上9点半,列车刚过中卫不久,刚在站台巡查完回到列车上的孙玉顺,打开小台灯开始写京藏列车的最后一份乘务报告。由于乘警在车上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只能在没有灯的宿舍车里凑合着写。在这份乘务报告里,孙玉顺写了对车上消防设施的检查情况,以及客流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