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在京开幕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3-07-13
调整字号大小:
7月12日,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在北京开幕。图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梁小庆主持开幕式并介绍论坛相关情况。[中国网 汪玮 摄]

7月12日,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在北京开幕。图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梁小庆主持开幕式并介绍论坛相关情况。[中国网 汪玮 摄]



中国网7月13日讯(记者 汪玮)7月12日,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为期三天,与会者将以“多元•创新•反思”为主题,围绕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理念展开探讨。

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梁小庆介绍说,在业界对国际汉语教师培养问题普遍重视并开展深入研究的形势下,本届论坛收到了来自美、德、意、新、英等海内外高校、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出版单位的13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摘要。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论坛更具前沿性,更显高水平,也将更有特色。

本着“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思想,共享资源,共享成果”的宗旨,论坛邀请了七位专家学者在开幕式之后的主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横跨了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双鼓教授提出,在网络开放课程时代,国际汉语师资应以网络教育为契机,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等,顺应时代的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从教育和培训两个角度,围绕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笪骏教授就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和田纳西州(外语)教师执照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原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再石先生就泛在教育环境对汉语教学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北京语言大学崔永华教授围绕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压力与挑战,以及其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需达到的专业标准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朱瑞平教授就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岗位需求(包括个人特色需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调整和完善志愿者培训课程体系的意见;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季欣提出了如何利用“学分银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思路。

本届论坛不仅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知名学者、学术领军人物,而且注重培育关注国际汉语教师教育问题的青年学者,并为此特别提供“青年教师参会资助”,设立“学生优秀论文奖”和“论坛优秀导师奖”,鼓励青年学者参与交流。

另外,论坛还特别设立了学术图书展。包括华语教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知网在内的诸多传统和数字出版单位展出了自己的产品,并向论坛提供了赞助和资助。前两届论坛的学术成果——《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也在期间展出。

据悉,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关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为全社会服务的远程高等教育学校。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了MyEChinese汉语远程教学平台,面向全球汉语学习者、教学者和教育机构提供各种远程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和支持服务。这一优势也同样支撑了论坛的筹备和召开工作。论坛利用各种方式扩展平台,如视频直播、文字直播、微博互动、远程参会、在线论文提交、在线评审等,方便了世界各地关注、关心国际汉语师资培养的人士实现更好的交流与共享。

1   2   3   Next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