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强:中国文学走出去期待优秀译者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3-09-02
调整字号大小:

Read in English

 

资深翻译家、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原美国长河出版社执行总裁兼总编辑徐明强先生 [资料图]

中国网9月2日讯(记者 徐林)在第一届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即将启动之际,中国网采访了资深翻译家、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原美国长河出版社执行总裁兼总编辑徐明强先生。他就文学翻译的标准、难点以及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网:此次大赛是关于短篇小说的翻译,属于文学翻译,请问出色的文学翻译标准是什么?如果说其他形式的作品翻译重在“信”和“达”,则文学翻译是否更注重“雅”?

徐:什么是好的翻译作品?标准众说不一。中国翻译界的先驱严复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信、达、雅。这三个原则适用于所有的翻译,但是不同类型的翻译,标准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说,法律翻译首先强调的应该是“信”,与“雅”关系不大;文化翻译更需要的是“达”,译文必须让读者能够理解,信息必须忠实、语言必须有味道;而就文学翻译而言,故事流畅、有趣、语言优美是第一要求,而与其他两类相比忠实性和准确度就退居其次了。

中国网:文学翻译与其他文体的翻译相比,难点在哪里?懂中文的英语国家翻译和懂英文的中国翻译在中译英方面谁更具有优势,为什么?

徐:翻译分为很多种,但中译外的文学翻译是最难的。多数情况下,人们将外文作品翻译成他们的母语。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自己的语言毕竟比外语更容易掌握,表达起来也更符合语言习惯。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能够把母语翻成多种外语。政府文件、商业合同、科普论文、文化故事、旅游资料,这些翻起来不会太难,但文学作品不同。

对于目标语言为非母语的译者来说,“雅”的要求使文学翻译成为最难点。它需要译者把握目标语言的能力非常强,或者他/她本人就是一位文学作家,因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当然,译者对原文语言也必须能很好地理解,所以他/她要很好地同时掌握两种语言,而目标语言要更好。译者必须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和政治背景、经济和社会生活,还有语言表达习惯。例如,教授用的语言和街上的普通人用的语言肯定不同,正式场合的语言、骂人的话、愤怒的用语、挖苦的表达、谚语俚语等对于译者来说都是障碍。当然,这些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

中国网: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这个过程中,好的翻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问莫言的成功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整个亚洲文学的翻译现状都不容乐观,请问您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徐:文学在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读者开始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来自英、法、美的文学作品;五十年代初期,前苏联的革命和战争小说影响了一代、甚至两代的中国人。现如今,外国的文学作品一上市,迅速被引进中国。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读者对外国的文化、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甚至哲学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主要是经典文学作品,也进入了东亚国家以及西方社会。但相比较而言,引进的多,出口的少。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归因于翻译的局限性。

世界上的汉学家在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中国知名的翻译家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可能注意到,许多汉学家与中国或中国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联系。要么他们和中国人结婚了,要么他们在中国大陆或者台湾生活了很长时间,就像戴乃迭和杨宪益、沙博理和凤子、陈安娜和陈迈平等等。他们翻译上合作、语言上互补,是夫妻翻译团队。

自从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代。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外国读者非常感兴趣。《中国文学》杂志在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翻译了很多古典和现代的英语文学作品,香港的《译丛》杂志刊登中国的文学评论和翻译作品,而新的《路灯》杂志展现的则是中国当代短篇故事和诗歌。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中国作品。网络出版也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去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无疑有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中国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出色作家,但国际知名的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人在海外推介这些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很少在国外出版。如今,政府在大力推广让文学“走出去”,但是文学翻译家却少之又少。莫言获奖了,他的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功不可没。据说她花了六年时间来翻译莫言的一篇作品。她就喜欢做这个。如果没有像陈安娜这样的翻译家,莫言的作品也不可能转换成多个文种,他也不可能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很多著名的中国作者在海外有代理人负责与翻译者和出版商沟通,但是对大多数的新作者而言,他们需要更多来自翻译者和出版社的帮助。

中国网:您觉得此次翻译大赛最大的意义在于哪里?如何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徐:总的来说,中国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学。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许多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后来都在做翻译。举例来说,《路灯》这个新作的大多数译者都是外国人或者华人。同时,我们需要激发更多的人从事或者学习翻译的兴趣。“第一届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一次全新的活动,这也为新的翻译者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中国网:根据您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经验,青年翻译的成长应注意哪些方面?要成为翻译大家,他们需要进行哪些训练?

徐:文学翻译家不是培训出来的,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阅读才有可能成为文学翻译家。一次,有位大学生问杨宪益,如何提高他的英语并且成为一名翻译家。杨回答说,“回去读至少100本英文原著,再来找我。”我猜想,这名年轻人读了这么多著作以后,应该已经明白了杨老的意思,或许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翻译家。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