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大头娃娃”10年后手指伸不直

Comment(s)打印 E-mail 法制晚报  2013-10-25
调整字号大小:

悦悦十年前喝过的劣质奶粉包装袋,宋振福至今依然保留着。[蒲晓旭 摄]

悦悦十年前喝过的劣质奶粉包装袋,宋振福至今依然保留着。[蒲晓旭 摄]

家中境况 除电视再无像样家具

如今,悦悦已经升入五年级,她的两根食指依然无法正常伸展。但这并不妨碍她取得好成绩。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的语文和数学分别取得了88分和91分的成绩。从上一年级以来,她还拿过6个奖状。

“就觉得对不起她,如果家里经济好些,就可以带孩子去大城市治手。”说起对女儿的歉疚,王秀丽的声音越来越小。除了两个孩子,宋振福和王秀丽还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

除了当年的奶粉包装袋,宋振福还保留着前来采访的记者名片。他把已经泛黄的名片一一夹在笔记本中,生怕遗失。在他看来,这些东西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但放在那里,却是一种安慰。

十年过去,两个女儿渐渐长高、入学,宋振福家的境遇却没有太大改变。依然住在十年前的旧屋里的宋振福总在想象,如果没有劣质奶粉的遭遇,一家人的生活又会如何?可现实是,除了一台电视,整个老屋再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具。

2013年9月21日傍晚,宋振福静静坐在昏暗的堂屋里。他盘算着,等十月种完小麦,就外出打工。

而在170多公里外的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大蔡村,村民苗振陆也有着与宋振福相似的烦恼。他十岁的女儿婷婷,虽然也从当年的劣质奶粉事件中康复,但多年来一直身体瘦弱,一个月甚至就能感冒发烧三四次。如今婷婷虽然上了五年级,但却口算不出类似“三十加四十”的简单算术题。

天色将暗,悦悦和文文两姐妹还在院中嬉闹,似乎十年前的那一幕从未发生。

曾经的“大头娃娃”婷婷一个人出神地望着门外。她的父母说她反应较慢,性格也十分内向,总是不愿与人交流。[蒲晓旭 摄]

曾经的“大头娃娃”婷婷一个人出神地望着门外。她的父母说她反应较慢,性格也十分内向,总是不愿与人交流。[蒲晓旭 摄]

走访市场 当地已无劣质奶粉销售

与宋振福相比,张林伟的沉默更多的是一种自责。女儿离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将自己封闭在痛苦和愤怒之中。

“我真是后悔一辈子。什么钱都能赚,孩子的钱不能赚啊!”

“一提这件事,就觉得好心酸。好好一个孩子,平白无故就没了。孩子又招谁惹谁了?只能怨我没本事,有本事给蓉蓉买点好奶粉,创造一个好环境,孩子就不会有危险……”当初的经历,让张林伟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宿命”的味道,也注定他此生与遗憾和后悔相伴。

在蓉蓉夭折之后,刘海皊精神一度受到刺激。本在浙江做保安的张林伟只好辞职回家照顾妻子,此后再也没有离开阜阳。

在蓉蓉去世之后的两年里,刘海皊相继产下儿子俊俊和女儿婷婷。现年9岁的俊俊乖巧听话,读二年级的他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床边写作业。上一年级的婷婷则更活泼,在厨房里围着刘海皊又说又笑。

家中堂屋的白墙上,还挂着兄妹俩的各式奖状,十分惹眼。

目前,张林伟在阜阳市临沂商城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十年前的遭遇已给他留下烙印——饭前他会督促孩子洗手,购买东西也会索要收据。

时至今日,每当刘海皊见到邻家与蓉蓉同年出生的孩子,她总忍不住向张林伟嘀咕:“要是不出事,咱家的蓉蓉也该这么大了。”

十年过去,变化悄然发生。

在采访中,《法制晚报》记者走访了阜阳市颍泉区、太和县和阜南县多家超市,发现各大品牌奶粉琳琅满目,已不见劣质奶粉的踪影。当被问到是否还记得当年的“大头娃娃”时,太和县桑营镇一家超市的老板先是一愣,而后缓缓说道:“哦,那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张林伟和宋振福,都提到一个共同现象:村里谁家有了孩子,都会购买大品牌的奶粉。即便是条件稍差的家庭,家长也会缩减开支咬牙购买。

事件之后,刘晓琳也再没碰到食用劣质奶粉的病婴。

但大头娃娃们被这个世界过快地遗忘。在这个群体中,康复的孩子生活归于平静;失去孩子和留下问题的家庭,仍在遭受精神的自我谴责和疾病折磨。

“恰恰是当初那些受苦的大头娃娃,为后人做出了贡献。”刘晓琳说,无论是当初的婴儿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不应被社会忘记。

在张林伟收集材料的黑色布包里,有一张阜阳市政府2004年公布的45种不合格奶粉名单。腐烂发黑的纸张早已残破不堪,张林伟却将它缓缓收好,仿佛捏在手里的,是女儿的生命……(记者 蒲晓旭)

(原标题:劣质奶粉 留证十年)

   Previous   1   2   3   4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