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刘翔将退役:这是一次被“绑架”7年的退役

 
Comment(s)打印 E-mail 成都商报  2015-04-04
调整字号大小:

被辉煌成就“绑架”

曾破世界纪录,成绩在国内无人替代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去和留本来不应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成绩不错、身体良好、自身也想练得更好,基本符合这三个条件,自然是留。但如果实在练不下去了,基本就在全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赛后选择退役。可对于像刘翔这样的世界顶尖优秀运动员来说,必须另当别论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时年仅21岁的刘翔以12秒91率先冲过110米栏终点,成为首位夺得110米栏奥运冠军的亚洲人,同时,刘翔还成功追平了该项目世界纪录。雅典奥运会后,中国田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刘翔从事的110米栏项目。而“翔飞人”的传奇还没有结束,两年后,他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夺冠,并打破了保持十三年的世界纪录。

北京奥运会前,刘翔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直至今日,即使刘翔已经三年没有比赛,他在中国田径的地位、乃至中国体坛的影响力仍是无人能够替代。

也因此,让刘翔尽可能回到巅峰,是相关体育部门这些年的惟一目的。回看媒体此前对刘翔退役的报道,就会发现这几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对此事作出回应时只有一个态度:“刘翔没有申请退役,有的媒体在炒作。”“这是因为是刘翔,按照常理,要是连续两届大赛比不了,就算自己不想退役,队上领导肯定早劝下队了,毕竟田径这项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一位退役田径运动员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无论北京奥运会还是伦敦奥运会后刘翔一直在积极的恢复中,上海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也给予了他最好的医疗康复条件。可竞技场上无比残酷,也很现实,前不久,刘翔已经明确不参加今年的田径世锦赛,而参加明年里约奥运会的希望也极其渺茫,就算心里仍有一百个不情愿,这一次,或许真到该放手的时候了。

被商业赞助“绑架”

曾身背17大品牌、价值10亿元的合同

刘翔的传奇不仅是在赛场上,据上海媒体透露,最辉煌时刘翔签约的商业合同总价值超过10亿元。这些商业合同充分体现出刘翔惊人的商业价值,而另一方面,这些商业合同也成为了刘翔“不敢走”的主因,曾有媒体用“刘翔身上不仅有伤,更重要的还有商”来解读刘翔为何迟迟不退役。

以伦敦奥运会为例,伦敦奥运会期间,刘翔身上一共有运动品牌、电脑、银行、饮料、汽车、服饰等17个大品牌的签约合同,总价值达到10亿元。而如果刘翔提前退役,无疑直接影响到赞助商的利益,还有可能得支付赞助商更多的违约金。

据上海当地媒体昨日透露,刘翔4月2日还在上海体育学院,赶着为赞助商拍摄广告,而这次并非是拍摄纯商业广告,而是赞助商在拍摄一则关于刘翔退役的照片,就像去年9月刘翔领证结婚后,公开的那组和妻子葛天在跑道栏架前的照片一样,刘翔这次的拍摄也是用于他告别退役,所以拍摄的广告照自然也离不开跑道和栏架。

难道刘翔以及主要负责刘翔商业开发的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就不担心违约了吗?澎湃新闻昨日在报道中透露了一位体育经纪行业知情人士的说法:“除了与耐克的赞助应该是终身合约外,刘翔其他的商业赞助合约都在去年结束。”而刘翔的一位亲友昨日在接受上海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刘翔自己也在慢慢转变,“他知道现在已经无法再在赛场证明自己,那么该来的总会来。”

数说刘翔

12秒91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佳绩夺得110米栏冠军,并追平该项目世界纪录。

12秒88 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刘翔以12秒88夺冠并打破了保持十三年的世界纪录。

12秒87 “始于12秒87,止于12年8月7日”这是伦敦奥运会刘翔再次倒在奥运赛场后,微博上被广泛转载的一句话。12秒87是刘翔个人最好成绩,于2012年创造。

1356 伦敦奥运会比赛当天,刘翔身披“1356”红色战袍亮相,竟与他4年前在北京奥运赛场上的号码一样。当他又一次猝然倒下时,我们不禁想问:难道真是因背负了13亿人56个民族的重望,让刘翔不堪重负?(记者 周玥廷 李博)

   Previous   1   2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