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全教授在会及学术前沿论坛阐述观点。 |
会议特邀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明全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在保护东巴象形文中的跨学科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
周教授说东巴文化讲的是人类和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个对于环境保护、摒弃环境污染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巴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化,是没有“污染”的文化,正是因为东巴文化的淳朴,才得以绵延至今,才得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研究者们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研究东巴文化,传承东巴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框架已经有了,共享平台也初具规模,接下来要进行文字识别系统研究,操作系统研究,字码库研究,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系统。下一步就是要把东巴文化的原著库、知识图库、字库等建立起来,考虑如何为世界服务,为国人服务,为世界文化服务,甚至是国际交流、旅游等,寻求一些支持、立项,文理工科联合交叉起来,申请一些资金援助支持,更好的进行东巴文化研究。
李宁教授在演示数字化平台的纳西文献检索。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宁教授,围绕他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负责的东巴经典古籍的数字化加工、检索与网络化传播方式研究进行了阐述。
李宁院长着重介绍了和演示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的数字化成果,课题组把该书进行了全面数字化,可以通过关键词按卷(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或按主题(如祈福延寿类、禳鬼消灾类、丧葬超度类、占卜类、其他类)等线索进行检索,返回元数据标注的编目;该系统还将用于加入新发现的的资料编目。另一个演示系统是东巴文化研究学术文献检索系统,该系统可以按各个著录项联机或线下检索互联网上关于东巴/纳西学研究的全部学术文献。此外,课题组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标准化的访问协议实现这些数字资源的共享。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