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女大学生裸条借贷:借1万到手仅6500元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经济周刊 2016-06-28
调整字号大小:

疯狂的校园借贷

根据目前的报道,此次“裸条”借贷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范围中。事实上,这并不是校园借贷第一次出事,就在3个月前,河南郑州一名大学生因为沉迷赌球,通过各个借贷平台借款60余万,最终难以负荷跳楼自杀。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金融中的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在采访中得知,目前在大学生中最受欢迎的信贷服务主要是阿里推出的淘宝花呗和京东的白条购物。但是一方面,这些服务针对大学生的额度较小,一般是1万元左右;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贷服务和个人征信挂钩,部分大学生会采取网贷平台来作为平时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北京部分高校的学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平时在校园内、微信朋友圈、QQ群里经常可以见到类似“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的贷款广告。借贷公司声称手续简单,无需任何抵押就能放款,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记者通过学生提供的广告联系到一位张姓经理,询问如何贷款,对方告知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和一张银行卡,再留下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电话即可。

比起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不论是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还是“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贷款平台,这些贷款渠道虽然看起来简单快捷,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其中一点就是高利率。

以目前在大学生分期中比较受欢迎的iPhone手机为例,如果使用京东白条分12期购买,一部售价5688元的手机每期需要支付500元左右,手续费在0.5%。但是如果通过大学里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分期平台购买,每期只需要支付200元左右,但是利率在20%左右。也就是说,一部手机一年至少多支付了1000元。

不仅如此,这些分期平台部分还提供放款渠道,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违约,学生还可以通过借贷的方式来保证“月供”。《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校园分期贷的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这类贷款一旦逾期还款,违约金也很高昂。一名曾经通过平台贷款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在校园里,小额借贷有多种方式。除了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还有信用卡借贷、私人高利贷以及抵押物抵押等方式。一些贷款平台甚至通过雇佣学生来进行推广。一些实在没有能力还款的学生,在几番威逼利诱下,甚至变成了这些平台的“下线”,通过微信、QQ、贴吧等多种渠道,向身边的同学推荐此类贷款。

“这些人平时就在校园里出没,对于你的老师、同学都很了解,一旦发生违约,就面临着将自己的财务情况公之于众的危险,很多学生最后都不得不向家长求助来支付巨额违约金。”该学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校园借贷如何监管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采用校园借贷方式的大学生多数还是用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消费需求。尤其是一些平时生活水平一般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购物欲望,忽略了自己实际上的还款能力,从而深陷债务危机。

事实上,有关大学生过度消费的问题早在2009年就已经引起了关注。此前曾经盛行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频发坏账风波。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已满18岁的学生要成功申请信用卡,须经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

而就在今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有关校园借贷的监管和处罚条例方面仍然接近于空白。

6月16日晚,卷入“女大学生裸条借贷”事件的网贷平台借贷宝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指出,借贷宝拟对18~22岁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借贷额度限制。借贷宝在声明中强调,平台设定的最高借款利率为年化24%,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媒体报道的高利率应为借贷双方私下商定后,绕过平台监管,通过“返点”等方式实现,在平台上不可能实现。但是直到发稿前,记者在借贷宝平台上通过应用与出借人咨询时,仍然可以看到30%的年化利率。(记者 张燕)

<  1  2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