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杀人往事:高承勇对死者无歉意 但在意儿子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京报 2016-09-07
调整字号大小:
 

8月28日,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城河村,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老家的房屋,院门紧锁。

8月26日这天,在白银工业学校小卖部被抓前,52岁的高承勇曾试图逃跑,但最终被押进警车。

警察问,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抓你?

他说,我知道。因为我杀人了。

被抓的那晚,高承勇试图自杀。头重重地磕在审讯椅的凸起处,缝了三针。

自杀无望,他迅速平静下来,坦承命案的所有细节。11起杀人案,他记得每一起案子的年月日,甚至几点几分。

审讯室内,人们看到,说起再惨烈的命案现场,他脸上都是一种麻木般的平静。有人问他,对那么多死者和家属,你就没有任何歉意吗?他面无表情,摇头。

唯一流露感情的瞬间,是他提起两个儿子,“我这事儿,孩子不会受影响吧?”

高承勇不知道的是,这座城市被杀人案的阴影笼罩了28年。时间久到足够一代厂矿工人老去,另一代人长大。杀人往事,几乎与这座厂矿城市的衰落同步,成了人们记忆中最不愿触摸的部分。

收到疑凶被抓的新闻推送时,一些白银人正在出门买菜的路上。立在夏末秋初独有的、干燥明亮的街道上,他们兴奋地交谈起来。鞭炮声随后响起。

布满槐树的公路尽头,天蓝得不知所终,一段赤金的晚霞,有人拿手机去拍它。

厂矿子弟之死

每天清晨七点五十分,白银西北部的火车站,绿皮车的汽笛声准时响起。

这条运送工人的通勤铁路长25公里,已经运行59年。它虚弱地行进在群山褶皱之中,渺小地奔驰着。遥遥连接了公司站、六公里、三冶炼、东长沟,直达山里的深部铜矿。大西北总是这样,有了矿,便有了路。

四野空空茫茫,只有一片荒山,点缀着戈壁特有的芨芨草、红柳和铃铛刺。

白冶(化名)在铁路沿线的第三冶炼厂上班,这路线他走了快30年。最初是和妹妹白兰(化名)同路,但没多久,路上只剩他自己了。

1  2  3  4  5  6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