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2年间高承勇在白银市白银棉纺厂家属楼的租住地。[新京报 吴江 摄] |
8月26日,“白银连环杀人案”疑犯高承勇被白银警方抓捕,至今,警方对他的审讯已进行半月有余。
在从警多年的王洋(化名)的职业经验里,嫌疑人被放到“铁凳子”上时,第一反应往往或是抵赖,或是答非所问。
从没有哪个犯罪嫌疑人,像高承勇这样,如此冷静地谈论起如何杀人、逃跑。
审讯室里,王洋等警察看到,高承勇脸上毫无波澜,语气也少有起伏。竹筒倒豆子似的,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他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一起案件的细节,至今未表露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歉意。
审讯高承勇的警察们,从震惊、气愤,到逐渐习惯他的说话方式,花了较长时间。“你想象不到他那种冷静,平静得令人害怕。人过分冷静,其实已经是一种机械性的麻木,纯粹是杀人取乐。”
审讯
“白银作案十起,包头作案一起”
王洋曾参与案件侦查与相关审讯工作,警方与高承勇之间有两次问答,令他印象深刻。
第一次,警察问,杀八岁小女孩的时候,你小儿子多大?高承勇不动声色,十岁。
还有一次,警察问,1998年崔某那起案子,你割了多个人体器官,花了多长时间?高承勇想了两秒钟,平静地吐出四个字:五分钟吧。
王洋说,他瞅着高承勇,一肚子火,差点抡起拳头朝他嘴上狠狠地砸一拳,又一下子冷静下来。
多年从警生涯,王洋见的人多了,觉得是人就有情绪波动,“但高承勇,还真没见过不冷静的时候。”
他觉得奇怪的是,20多年了,11起案子的时间,高承勇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精确到时、分。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都背不下来。警察猜测他可能记了日记,去家里搜,也没找到。
在关押高承勇的白银看守所,干警的反馈是,高承勇心情平稳,饭量大,吃完饭会要求抽烟,还会提别的要求——他是死刑犯,刑具是特制的,脚镣与手铐中间会挂一道链子,他说自己腰间盘突出,睡得不舒服。
王洋心里犯嘀咕:你都到这个程度了,涉嫌杀了那么多人,还要吃得饱,睡得好。“可想而知,这人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
审讯期间,高承勇还打趣一位警察,说他“印堂发亮,前途无量啊”,在座的人都被他气得没招。
高承勇的供述,与目前披露的信息有些差异。
官方通报称,高承勇在白银作案九起,包头作案两起。而高承勇自己供述,他在白银作案十起,包头一起。
据了解,在同一时期,内蒙古发生了五起同类案子,有条件并案且手法类似的,确实只有一起。
白银多出的那起,是发生在2001年的一起命案。警方介绍,这起案件因为现场没有留下指纹等痕迹,不具备并案条件,因此没有算在系列命案中。
高承勇被捕后,有媒体采访了部分“幸存者”,称高承勇曾试图谋杀自己。但王洋告诉新京报记者,高承勇至今还未交代任何未遂案件。那些幸存者的讲述,目前还存疑。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