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50岁前写出伟大小说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8-05-24
调整字号大小:

Read in English 


2018年5月10日,路内在北京参加读者见面活动。[中国网 张露露 摄]

中国网5月24日讯(记者 张露露)路内,中国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迄今已出版《少年巴比伦》、《慈悲》等六部长篇小说。他的最新作品短篇小说集《十七岁的轻骑兵》延续之前几部作品的主题,讲述了1990年代一群成长于化工技校的年轻人的故事。近日,在中国网的采访中,他谈及了自己的作品及其在国外的译介情况、中国当代文学写作、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不同于他笔下人物经常流露出的不屑一顾,路内的回答真诚而坦率。当问到对于伟大作品的追求时,他说:“追求伟大文学之心,这个是永远的,到我死的那天都会有。”

以下内容根据篇幅进行了删减。

中国网:您最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十七岁的轻骑兵》延续了1990年代化工技校青年的故事。为什么一直在写90年代、化工技校?

路内:我要把一个人的故事从90年开始写到99年结束,也没有特殊原因。作为一个作家,我必须要找到我自己能写的东西,并且一段时间之内都在写这个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我觉得去写我经历过的时代,这件事情也似乎在我的本分之内。

化工技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是最后的时代。这伙人毕业之后,所有的都没有了。我特别喜欢写临界点上的故事。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看《十七岁的轻骑兵》就知道三年之后这些全都没有了。

中国网:您此前一共出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一些短篇。有哪些作品翻译到国外了?您最希望自己哪些作品被国外读者读到?为什么?

路内:《少年巴比伦》和《花街往事》都翻译成英文了。《慈悲》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和保加利亚文,都已经出版,韩文版已经翻译了还未出版。《慈悲》的英文版正在翻译中。

我最希望被国外读者读到的可能是《少年巴比伦》和《慈悲》。《慈悲》相对比较好读一些,讲了差不多50年的一个中国故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觉得所谓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学”仍然还在写,仍然还有人在注视着。《慈悲》这本小说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它有点站在左派的立场,也有点站在右派的立场上,角度会跟以前不大一样。其实它牵涉到中国的一个政治上的两难的问题 -- 在中国行左也不是、行右也不是。这个小说讲的就是这个问题,最后归结到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另外,我想通过小说来讨论一下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宗教感。通常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感,但实际上中国有大量的基督徒和佛教徒。佛教有很多世俗的层面。仅就这些世俗的层面来说,它是不是能够构成中国人的哪怕是低水位的宗教感,而这种宗教感是不是能够让中国人获得幸福,能够让他们去行善?我想就这些问题在小说里讨论一下。

《少年巴比伦》是另外一种情况。我的书翻译到国外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没有底。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政治不正确的话语。但它是个小说,是特定时代的一个人讲述的东西。到了小说最后,主人公把那些东西推翻了,他觉得自己一定要离开那个环境去别的地方。但他在场的时候讲的很多东西是政治不正确的。所以我想看看这些东西国外读者是怎么理解的。

中国网:就您所知,您在国外已经翻译出版的作品的接受度是怎样的?

路内:对一个中国作家来讲,尤其写小说的,在国外被接受特别艰难。前年我去法兰克福书展,有一个对谈的活动,明显感到来听的大多都是路过的。但是有一个读者,是个奥地利的老爷子,他拿了我两本中文版的书过来找我签名。我问他是不是能读懂中文。他说他读不懂,只是看过《少年巴比伦》英文版,特地从奥地利赶过来,找我签个名。这是唯一的一个,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如果说我在欧洲有读者的话,我会认为我是从那个老爷子开始的。当然我可能还有其他读者,但是那个事情我的印象很深刻。

中国网: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在国外的接受度整体是什么样的?

路内:老一辈作家的情况会好一点。首先他们会遇到一个比较好的出版社,在推广方面做得会好一些。就他们所写的内容来讲,我觉得他们还是能够满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外读者对于中国的认知。假如一个人对中国完全不感兴趣,而仅从文学的角度想要来看一个中国作家的英文译本或者德文、法文译本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因此国外读者一定带有一部分的隐含的泛政治化的立场来读中国作家。而老一辈作家所讲述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讲述方式是能够与这些国外读者合拍的。但是当代作家的话,我觉得确实是遇到问题。这个问题即使放在汉语文学本身,也都是一个问题,即,你在写什么,你所写的东西跟中国当下的现实是不是能够合拍?如果你写东西都不能满足中国读者对于文学问题之外泛政治化的理解的话,那又何谈去征服外国的读者。

所以我觉得对当下作家来讲,有两个问题。第一,观念的问题。整个世界的文学观念都在变化,有很多国外作家和读者所关心的东西,在中国的作家呈现不出来。比如后殖民话语在奈保尔、扎迪·史密斯等作家的小说中已经呈现得淋漓尽致了,但在中国作家里是没有的。另外一个例子,现在中国人谈女权谈的特别多,但是女权这个问题在中国的文学里好像没有特别强有力的作品出来。种种问题使得中国文学的观念似乎在另一个维度内。除了观念的问题,还有现实的问题。当下中国的现实非常复杂,如何用一种文学的方式、用小说的形式去表达出来,又是另一个任务。

1   2   3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