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九古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苇子水:

小桥流水南北合璧

苇子水村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东部,村域面积9.76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村子民居分布在九龙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基本完好。

苇子水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河内芦苇丛生,小村因而得名。河上架有13座桥,其中5座水泥桥、8座石桥。随河沟宽窄变化,桥身的长短随之变化。石桥的建筑材料均为石头,沙子,大灰,形状多为拱桥。材料简单,一般就地取材,石头块头不大,经过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而形状各异。

在村中漫步而行,老屋、水道、石桥,满眼皆古朴。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拔,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气质,村口古庙千年国槐,树冠枝叶依然繁茂翠苍。苇子水村主要物产有香椿、柿子、核桃、山杏等,尤以香椿和核桃比较出名。林业和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苇子水村文化活动丰富,其秧歌戏2007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苇子水村正利用保存完整的民俗文化和南北合璧的人文景观,开启打造民俗旅游的新篇章。

三家店:

古道交会繁华地

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明代成村,原村有三家店铺,故得名。村西旧有行宫一座,为清康熙驾幸热河首站。目前全村186户,总人口446人,占地面积60亩。

三家店村地处京西古道的永定河渡口,是连接京城和西山的京西门户,有数条古道交会于三家店。明清以来,三家店是本地最主要的货物集散地,村内店铺林立。村中现存文物古迹众多,雍正皇帝的次女怀格公主墓就坐落在村东。天利煤厂,龙王庙,白衣观音庵,二郎庙,关帝庙,铁锚寺和山西会馆等都是村内保留完好的建筑。

天利煤厂也叫殷家大院,地处三家店中街,由祖籍山东青州府的殷姓家族创建于清道光前后。院落坐北朝南,外有高大的围墙,由东院、中院和西院三组院落组成,构成一座完整的大四合院。

山西会馆位于村中街南侧。明代以来,山西各处商人来此经商渐多,于是建起了山西会馆。院内方砖墁地,房屋建于青石台基之上,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殷家大院堪称清代民居的精品,山西会馆见证了晋商昔日的辉煌。

黄岭西:

百姓人家世外桃源

黄岭西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沟内,明朝万历年至清初期间成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黄岭西村由千米曲径石块铺就,山村民居耸立两旁。山墙上的太极图,街面的板大门、影壁墙,翘起的房脊,联脊的砖雕,高低错落的宅院以及四合套院,构成了一幅幅山村图卷。这里的古民居不同于爨底下的城堡式建筑,是自然散居、呈“人”字结构。以农耕为主的当地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村内随处可见旧式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黄岭西村现存有清代的菩萨庙及清光绪元年重修过的清泰寺殿堂,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灵泉庵坐落于村委会旁,山门、正殿以及南厢房基本保存完好,是独具特色的山村庙宇,庙内石雕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间宅院的巧妙结合。黄岭西村有“山梆子”、“蹦蹦戏”两个戏种,直到解放初期村中的老艺人还登台唱戏,目前亦有所传承。村中逢年过节就临时搭台唱戏,十里八村的亲朋好友都相聚于此。古村老宅的魅力、满山古柏的生态、小桥流水的街巷、巧妙的建筑、幽远的古道,黄岭西村以其百年记忆绘出了一幅多彩的旅游画卷。

北京日报     2013/01/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