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开并蒂 惺惺相惜
张爱玲、苏青、关露、潘柳黛,当时蜚声上海滩四大才女,以张爱玲和苏青更负盛名。她俩就像并蒂莲花,在上海滩夺目绽放,也被世人不断比较。这两位女作家都喜描写以儿女情长为主的作品,女人写女人,自然最恰当,不凡的人生经历让她们对人间百态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世态人情的刻画也各辟蹊径、各擅胜场。女性知识分子互相欣赏本就不易,能做到惺惺相惜,想来,除了才能的钦佩以外,应该少不了对各自价值观地认同,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同样出身名门,同样因爱而孤独。
张苏二人的交往,是从苏青1943年秋创办《天地》杂志向张爱玲约稿开始的。那时的张爱玲在文坛已崭露头角,想要获得她的文章不乏难度,善解人意的苏青懂得张爱玲的心意,在给她的书信中打出性别牌,张爱玲便立刻心软了。直至1945年夏,张爱玲已在《天地》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苏青对张爱玲赞赏有加,二人志趣相投、互相敬重。但凡张爱玲有作品集要出版,苏青便加以宣传推荐,关系比亲人还要亲密。20世纪90年代的张爱玲热带动了人们对苏青的关注,张爱玲的长文《我看苏青》便成了人们打开了解苏青作品之门的钥匙。
从文学观念的默契到日常交往的过从甚密,张爱玲与苏青越走越近,对妇女、婚姻、家庭等问题均持有共同的观点,因而相互理解、彼此欣赏。她们一起去裁缝店试衣,也曾彼此换装,连对其他女作家的看法也近乎一致。苏青说:“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时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同样不喜欢冰心的张爱玲说:“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与其容貌极不相称。”可见二人在对待其她女作家的态度如出一辙,何其相似乃尔。
众所周知的张胡之恋,其实也是苏青一手撮合而成。1943年,胡兰成因得罪汪精卫入狱,苏青作为胡的好友携张爱玲到周佛海处为胡求情,而后将张爱玲的作品给胡兰成欣赏,促成了这段姻缘。张与胡热恋之后,有次张爱玲去看望苏青,见胡兰成也在苏处,顿时醋意大发,可见苏青与胡兰成也私交甚密。抗战胜利后,两人因在沦陷区过于活跃,与“汉奸”打得火热,摊上了“文化汉奸”的舆论罪名,一同受到社会的谴责。
时过境迁,昔日的好友因环境的变化而风流云散,未再相见。而往日的光环也逐渐褪色,不再耀眼。人生开始走向低谷,生活平淡无趣,创作的热情与影响均已不似当年。张爱玲借口到香港完成未竟的学业,离开大陆去了美国,晚年的她深居简出,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而她想让自己的作品在异国畅销的愿望也始终未能实现,只身一人、贫病交加,在美国加州一所公寓里与世长辞。苏青则一直没有离开上海,依然不断创作紧扣现实的小说和剧本,盼望以自己的安分守己静度晚年,却饱受一连串政治运动的打击迫害,晚年饥寒交迫、骨瘦如柴,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并蒂之莲,先后凋零,均未能平安地颐养天年,惜哉!痛哉。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