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曝光“染色瓜子”:浸泡半小时就“变脸”
Dyed and tainted roast snack seeds in Shanghai

 
Comment(s)打印 E-mail 扬子晚报  2013-02-20
调整字号大小:

 上海发现的“染色瓜子”,浸泡半小时后,绿茶瓜子水全变绿,红茶瓜子水都变红。

上海发现的“染色瓜子”,浸泡半小时后,绿茶瓜子水全变绿,红茶瓜子水都变红。

南京企业揭秘:

小作坊原料冷藏两三年易“臭籽”

“葵花籽生长过程中有虫蚀,臭籽其实就是坏瓜子的意思。”南京一家地产炒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臭籽主要发生在原料环节。正规企业会定产定销,每年10月份进货,原料通风干燥冷库保存,用到第二年9月份。

瓜子“臭籽”后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正规生产过程除了人工挑拣,还会通过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来控制“臭籽”。

“原料买回来要挑拣,去掉坏的,小作坊可能就省掉这一环节。有的还把原料冷藏两三年,臭籽率高,瓜子就容易霉变。”该人士称。(扬子晚报 王亚楠)

检查

南京正规企业没啥事 小摊贩却几乎没人管

记者从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南京有正规炒货加工企业48家,在以往检查中未发现炒货生产企业违法添加明矾和滑石粉情况。

南京市质监局2012年共对全市炒货生产企业产品开展监督检验95批次,合格93批次,合格率为97.89%,未发现非法添加,也未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的情况。

但在2010年的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南京天后炒货厂滥用焦亚硫酸钠的违法行为,市质监局当年即对该企业依法查处,并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

但需要说明的是,质监部门检查的都是QS产品,即南京本地正规企业的产品。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小摊贩并不在检查范围内。而工商部门表示,对企业的产品检测比较容易,对小摊贩尤其是流动摊贩的瓜子进行检查难度非常大,这需要拿样品进行一一检测,“平时很少有这么做的。”

事实上,小瓜子摊才是问题瓜子的重灾区,但各部门对此却缺乏有效监管。

处罚

轻则“罚三倍” 重的要判刑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议

买瓜子尽量选原味的 一旦有苦味赶紧漱口

那么如何鉴别违规添加的劣质瓜子呢?这位人士直言,光从肉眼来区别瓜子是否添加了明矾或工业用滑石粉非常困难,唯一可行的建议就是在吃瓜子的时候,不要全部放入嘴巴品尝,而是嗑一下就吐掉。

而且,买散装瓜子时,要先闻一下瓜子有没有异味;尽量选择原味的;选择口感松脆的瓜子;买回家后,瓜子最好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当发现瓜子仁发黑变色,一定要丢弃,如果感觉瓜子有苦味,要赶紧吐掉,并用清水漱口。(王亚楠)

   Previous   1   2   3   4   5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