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首届毕业生求职 有人被质疑出身野鸡大学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京报 2016-06-22
调整字号大小:

南科大宣传牌上的2016届十佳毕业生候选人。[新京报 安钟汝 摄]

南科大宣传牌上的2016届十佳毕业生候选人。[新京报 安钟汝 摄]

核心提示:

石润留校了,但他却把这个工作机会当作“复读”。

半年前,石润放弃了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因为那不是他最理想的大学,他想留校继续做实验、发表论文,为明年的申请做准备。

石润是南方科技大学2012级毕业生,也是教育部正式批复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后的首届毕业生,除了2011级45名教改实验生之外,他们是首批标志意义的南科大学生。与他同届的168名学生中,有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少部分选择了就业。

“这样的结果,和南科大初期的定位和引导有关。”一位同学说。

自2007年筹办以来,南方科技大学提出要办一所研究型大学,曾以去行政化、自主招生、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领衔高等教育改革,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着教育改革的路径,石润和他的同学们也在变与不变中摸索着自己的人生。“四年只是南科大改革的一个阶段,但可能影响我们一生。”

这所在中国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全新打造的公立大学,自2007年筹建起的每一步,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不同期待和关切。一位南方科技大学的老师说,2012级毕业生们的选择方向,也会成为这所大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毕业了,去留学

“就像爱情,有可能她是对的人,但时间不对,没缘分。”石润这样形容他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渊源。

像很多同届的同学一样,今年年初,石润开始申请国外留学,除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他还申请了十几所美国的大学,“都是排名前二十的。”

他把国王科技大学当作“备胎”,“假如美国的学校通过了,我就去美国读,假如没有通过,我就去沙特。”

结果今年3月,国王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先到了。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被称为世界最土豪的大学之一,建校时获得的捐赠总额达100亿美元,是继哈佛大学后受捐赠资金最多的大学。石润申请的该校化学专业2015年世界排名51-75。假如石润去该校学习,可以不用交学费,并且可以享用只有两人居住的二层别墅。

“我当时挺动心的,但还是想看看美国那边的情况,假如美国有更好的学校录取,我还是想选美国,不录取,就去沙特。”石润说。

石润还在犹豫的时候,国王科技大学催促石润回复,在一定时间内,不答复就视为自动放弃。

石润选择了放弃,但他后来也没有等来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同学夏鹏昆说:“他挺牛的,只是运气不好。”

夏鹏昆在南方科技大学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获得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攻读博士机会。他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和其他学校的不同,大部分都选择出国留学。”

“这届学生们习惯以申请到国外名校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南方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黄扬顺说,“大部分同学选择留学深造,和前校长朱清时对学校的定位有关。”

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2011年初,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首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入校就读。

当时,朱清时这样描述自己的梦想,“把南科大办成一所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这是我的梦想。”为了达成这个梦想,朱清时提出了“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自主招生”等设想。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同年,南科大首次参与高考统招,在提前批招录了188名学生。至今,南方科技大学已经招收5届学生,在校本科生2000人。石润和他同届的同学是南科大首届通过高考进入南科大的学生。

“截至目前,在南方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当中,除去未修满学分的,有168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有67人因成绩优异直接获得了海外博士学位的攻读机会,总体升学率近百分之六十。”曾在北京某著名学府工作过的南方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凌认为,“这个成绩,很多国内一流大学都比不过我们。”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一般的高校里贴满了公务员招考培训、英语四六级培训广告海报,而南方科技大学仅有的广告就是学生食堂里的留学广告海报。

石润错过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他选择了留校工作,担任科研助理,“这个职位工资不高,五千元左右吧,但我有机会继续进实验室做研究,继续发表论文,有助于明年申请到一个好的学校。”

1  2  3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