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出土墓志。[扬州市考古研究所 供图] |
墓志大部难以识读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在位14年。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
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正是根据上述史料,专家推测东侧另一座墓的墓主应为萧皇后。虽然并无太大把握,但专家们对东侧墓葬抱有很大希望,假如东侧墓葬中能出土更多的文物,那么此次挖掘的隋炀帝陵,将能够给人们展现更多这位被历史褒贬了千余年的皇帝的身前身后事。
最让考古人员关注的,还是那块墓志,断定墓主身份的关键字很清晰,但是绝大部分字体已很模糊,难以识读。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名声很差,说到他就让人想起弑父杀兄、荒淫残暴、劳民伤财的暴君形象。然而在史学界,隋炀帝是一个功过是非很复杂的人物。在他刚刚死去的时代,尤其是夺得天下的李唐王朝如何评价他,这块墓志无疑可提供新的史料。目前扬州市文物局正在联系科研院所,试图通过科技成像技术,解开墓志文字之谜。
重大发现轰动全国
著名作家、文史专家丁家桐认为,“这是一个堪称轰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是1000多年来首次发现隋炀帝的确切安葬地,对研究历次墓葬迁移过程,揭示隋江都宫的具体坐落、规模均有帮助。就扬州史学界来说,这是一件重大的成果,毕竟,隋炀帝是扬州历史上安葬的唯一一位帝王。
文化学者韦明铧也认为这是一项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成果,它将推动隋文化研究,还原历史,并为扬州旅游业带来新的资源。
据悉,由于发现重大,目前考古工作已经暂停,考古现场已采取封闭保护措施,待专家论证完善考古计划后,再进行深入考古发掘,并商议相关保护事宜。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