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现隋炀帝陵寝 还原历史谜团真相
Emperor's real burial site found in E China

 
Comment(s)打印 E-mail 北京日报  2013-04-16
调整字号大小:

图为隋炀帝画像。

释疑

李渊为何给隋炀帝修帝陵?

众所周知,隋炀帝这个谥号正是唐高祖李渊加给杨广的。在谥法中,“炀”的意思有去礼远众、逆天虐民、薄情寡义、离德荒国等,明显是个恶谥。但是李渊又以帝王的规格,于公元622年为隋炀帝修建了陵墓。这是为什么?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分析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更替总要走一个禅让的形式,王莽、曹丕都是这样做的,宋代以后才是通过征伐直接推翻。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广去世两个月后,李渊逼杨侑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唐朝。禅让的形式表明,唐朝承认隋朝的合法性和杨广的皇帝身份,因此才以帝礼安葬杨广。

此外,杨广和李渊本身就是表兄弟,二人的母亲是亲姐妹。中古时期是世家大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也可以说是贵族的时代,门阀观念、家族观念很强,因此李渊为杨广修陵是合情合理的。

质疑

太过草率简陋

扬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得知考古部门发现了隋炀帝的真墓,表示非常震惊。惊讶之余,王虎华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从现场发掘情况来看,这个陵墓如此草率简陋,简直让人觉得不太可能。

王虎华说,唐武德五年(622年),高祖李渊下令把隋炀帝陵迁到雷塘,“既然是正式迁葬,就用这样的砖室墓来打发,也太有点不近常理”。而且萧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以厚礼将其遗体送来扬州,与隋炀帝合葬。“唐太宗将萧后与杨广合葬,无非是表示他的宽大胸襟,那么如果竟然将这个合葬墓搞得如此寒酸,简直是匪夷所思。”

此外,王虎华还认为,墓室内尸骨无存,为进一步甄别墓主的身份也留下了很大的疑团。王虎华甚至大胆猜测,位于邗江区司徒村曹庄的这个墓,会不会是杨广的忠臣或后人为了表达对他的缅怀,收集了他的部分生前遗物,以及一些陪葬品,并铭刻了一块墓志,在此处建立了一个空墓,即杨广的一个衣冠冢而已。

资料

隋炀帝是“名诗人”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确立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由于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可以说毁誉参半。

隋炀帝与扬州渊源很深,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他奉命任扬州总管,称帝后曾三游扬州,最后死在扬州葬在扬州。

隋炀帝爱好文学艺术,其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作家郑振铎评价:“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隋炀帝的诗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曾为宋代大词人秦观取入词中,成为绝妙好词。清王夫之评隋炀帝《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犹有英气。”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已经十分接近七律,可谓七律之祖。《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Previous   1   2   3   4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